人身買賣契約 紀錄大時代背景

  過去貧窮的人為了錢,可能會不惜賣身,簽下賣身契,但這樣的事情在現在幾乎看不到了。而台灣古文書學會,今天特別在國史館展出少見的古代賣身契,帶您到現場去看看。

  一般人對身契的印象都是從電視電影中取得,台灣古文書學會為了讓民眾對早期社會結構更加認識,特別在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展出早期各式賣身契,人身買賣企契約在清朝與日治時代最為盛行,明治時代曾有一位婢女被輾轉賣了四次,身價還從158大元升漲到220大元。

  除了面貌姣好身價扶搖直上的婢女例子外,還有賣兒子、賣女兒、賣妻子、買丈夫等形形種種賣身契,將親人含淚買賣案例,大多是家庭貧困或是家中遭逢事故經濟結据,日治時代賣契約具有法定效益,買主可以向地方政府申請追捕逃跑的奴婢,賣方甚至要繳稅給政府。

  從賣身契中的私章和手印可以看出當時貧困人家的血淚史,每張契約都是時代背景的最好寫照。(記者黃炫瑞 詹季燁 張春峰報導)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