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色的兄弟之誼

綜合報導

  最近一個星期以來,大家最關注的,莫過於南韓和我國斷交的消息,和我國有四十三年邦交,又同樣是分裂國家命運的南韓,這次和中共建交,既不事先知會,又把我國駐韓使館送給了中共,這樣不友善的做法,已經受到了我國的制裁,不但取消了各項優惠措施,並且從八十一年九月十五號開始,實施對韓方極為不利的斷航措施,南韓和中共建交,南韓得到了什麼?而我國又有什麼損失呢?本單元要從南韓的民族性,來分析這一次的中韓斷交。

  風雨飄搖多年的中韓關係,終於斷絕了,八月二十二日,我國主動宣布與南韓斷交,八月二十四日中共與南韓宣布建交,這樣的結果,雖然早在國人預料當中,但是由於南韓政府處理的態度,相當不友善,於是群情激憤,燒南韓國旗、抵制韓貨之聲不絕於耳。民間抵制南韓貨品,政府同時也宣布九月十五日開始斷航,並且取消所有優惠措施。

  中韓斷交在外交上固然是一大挫敗,然而企業界卻認為不見得是壞事,因為南韓是個「損友」,多年來為了維持和南韓的邦交,他們已經受夠了南韓的氣。

  中韓斷交,在國內市場,企業界終於可以和韓方放手一搏、公平競爭了,但是在大陸市場,工商企業界從現在開始,就得小心應付未來的衝擊。

  南韓和中共建交,已經成為事實,除了激憤外,國人最關心的,莫過於價值新台幣數百億元的館產的處理,不幸的是,有權處理我國駐韓大使館館產的,南韓政府已經宣布,把它當做「禮物」送給中共當局,對於南韓的作法,表現出來的當然是對我國的不友善,不過了解南韓的「事大主義」,也就一點也不意外。

  韓國歷史上備受列強凌辱,長期淪為俄國、中國和日本三強瓜分勢力範圍的戰場,它曾是中國的藩屬,也是日本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又被美俄分別占領,為了在列強角逐利益的夾縫中求生存,朝鮮民族練就了察言觀色的本能,形成了他們特殊的「事大主義」,誰是世界強權,誰對他們有利,他就竭盡所能的侍奉,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的館產無法比照中沙模式,換塊牌子繼續歸屬我國,也無法比照中美模式,象徵性的賣給美方友人,再買回來的原因了。

  一向秉持著「事大主義」的南韓政府,早在美國和中共建交時,就一直和中共示好,現在如願以償和中共建交,主要因素是因為中共已經解決了北韓的問題,四月十五號北韓領導人金日成八十歲生日,中共「國家主席」楊尚昆專程前往祝賀,目的也就是在遊說金日成讓步,而之所以選在這個時候建交,當然也有箇中玄機。

  對於中共而言,在尼日的挫敗亟需扳回一城,以及十月即將召開十四大所面對開放的成果檢討,都是使中共願意點頭,和南韓在這個時候建交的導火線。

  南韓和中共建交,氣憤之餘,我們也得冷靜觀察未來的變化,擬定因應對策,畢竟中共和南韓的這一步,在國際政治上,是相當舉足輕重,影響深遠的一步。

  東北亞局勢會變,為了制衡日本的獨占與競爭,中共和南韓雙方在經貿上的合作,必然密切,如何主動出擊,爭取空間,這是中韓斷交之後,我們在經貿上,在兩岸關係上,必須積極因應的課題。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