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1 16:40

【人物專訪】照片記錄歷史 杭大鵬:「攝影」是他人生的價值

【人物專訪】照片記錄歷史 杭大鵬:「攝影」是他人生的價值 | 華視新聞

何省緯

 「按下快門的瞬間,我都是記錄一個歷史,而照片就是我詮釋歷史的方式。」蘋果日報攝影中心副主任杭大鵬以這段話來回應「攝影」對他的價值。


 從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超過25年,對於當初為什麼會選擇進入新聞系,他說,其實大學聯考和一般高中生一樣,對自己沒有任何的期許,選到新聞系唯一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發誓絕對不要讀會碰到數學的系。


 誤打誤撞讀了新聞系後,由於當時單眼相機並不普遍,耗材如底片和沖印等等簡直和奢侈、昂貴畫上等號,加上他對於寫文字稿比較有興趣,攝影自然不會出現在他的人生規畫中。


 但在大一那年遇到台灣解嚴,這成為他日後會接觸攝影的契機。杭大鵬表示,在那個年代社會非常動盪不穩定,三不五時街上都會有抗議、遊行的社會運動,而當時報禁也解放了,新聞攝影突然間被重視,學校也出現了攝影報的單位,就因為這樣的因緣際會他開始走入攝影的世界。


 也因此,大二就確定自己以後要當攝影記者,這樣明確想法也造就他在大學時期常常上街拍攝社會運動、街頭抗議累積一定的作品量,因為他很清楚成為一名攝影記者最重要的履歷就是作品,而在拍攝時和線上的攝影前輩打交道成為他畢業後能與職場無縫接軌的關鍵之一。他表示,這個圈子其實很小,想要混進這個圈子培養自己的人脈關係就是最大的入場券。


 畢業後,順利進入自立早報擔任攝影記者,被問到當初入行時對於自己有沒有一定的理想。杭大鵬說,其實沒有那麼崇高,就是對於拍照有興趣而已,即使現在在打滾了那麼久工作也沒折磨掉他對攝影的初衷。


 在輾轉兩間報社後進入了蘋果日報,杭大鵬提到,蘋果日報新聞的操作、畫面的表現方式,相較其他報社有比較大的改變和震撼,蘋果有很多做法、想法和台灣當地的報社天壤之別,蘋果對照片、影像要求是非常細膩的公司,擔任攝影記者的他就要滿足公司的細節,而蘋果編報紙有自己的邏輯,他也就要在這樣的邏輯下全力以赴,這樣的環境也讓他對於工作上改變很多。


 他說:「一個攝影記者可以做到20年、30年最重要的是回顧的累積作品,將來可以出書甚至辦攝影展覽這些東西才真正是你的。」因此在攝影圈打滾快25年,累積了龐大作品量,杭大鵬這幾年開始整理作品,在去年辦了第一個攝影展「遺落 拾起 a piece of Taipei」,展出許多80年代的舊台北,像是改建前的台北車站、沒有統一顏色的計程車,對他來說,這些不只是舊市容也是歷史,代表著都是「攝影的魅力」,它呈現的是一張張台北的舊況也是歷史,無論過了多久都是「無價的」。


 對於「無價」的定義,他打趣的說有兩種解釋,第一種,現實上,這些照片在市場上也沒有人會願意出價購買,所以無價,但另一種則是,每張照片都有獨特性和意義,這些抽象的意涵,對他來說是「無價的」。


 杭大鵬現在回頭看他自己在大學就立志當攝影記者的決定,他沒有後悔,反而表示「攝影」已經是他人生的價值,這個價值也不會中斷,他會持續的有新作品,創造屬於自己的歷史。


 他也認為攝影是要用一個很長的時間來看自己作品,雖然每一個鏡頭都是當下,但攝影記者的眼界要是長遠的,不能以當下的眼光看待眼前的事情,這才是攝影記者很重要的一點。

新聞來源:銘報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