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0 20:00

營造咱ㄟ社區 舊街重拾玫瑰記憶

劉馨宜、陳可熏  / 彰化縣

道路兩旁的防護墩上,彩繪著綻放的玫瑰,為彰化田中的舊街社區,點綴出浪漫氣息,然而美麗圖騰背後,訴說的卻是一段產業興衰史。早期的舊街是全台生產玫瑰的重鎮,後來因氣候變遷及種植技術轉移而沒落。社區於是透過景觀營造、出版繪本等方式,重溫在地的玫瑰記憶。





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陳韶聿展示《黑面里長》及《鬍鬚胡隊長》社區繪本。
從環境美學著手 凝聚居民認同感

舊街社區發展協會於一九九四年成立,過去以辦理簡單的社區活動為主,較無涉及營造的領域,直到二〇〇七年董美齡接任理事長後,她開始思索如何貼近居民對社區發展協會的依賴與需求。經營二十幾年幼稚園的她,在退休交棒給子女之後,懷抱著回饋村里的心情,接下理事長的職務,除了原本就有的守望相助隊外,她組織環保志工隊,從整理社區環境做起,希望讓居民感受到社區的改變,藉此吸引更多的志工加入。

同年,董美齡在女兒、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陳韶聿的協助下,參與文化局辦理的社區營造點徵選計畫,選定隨著玫瑰產業凋零,而荒廢多年的農會花卉集散中心,以及一旁已淪為治安死角的玫瑰溫室,作為第一個綠美化的營造點。志工們著手粉刷斑駁的涼亭和牆面,清理閒置空間及雜草叢生的溫室,重新種植一批玫瑰,將溫室改造成玫瑰花博館,並由社區玫瑰植栽達人陳光盈,帶領志工維護管理此區。

從那一年起,社區發展協會陸續營造出富有舊街風情的美化景點,包含環保公園、彩繪花墩、轉角魔法窗等。為了喚起居民對早期產業的認同感,於是將玫瑰意象融入到營造點中,也讓遊客一眼望去就能將玫瑰與社區連結。經過協會的努力,有越來越多的居民投入志工行列。董美齡笑著說,現在辦活動都不用像以前一樣要去拜託人家參加,只要用通訊軟體就能號召大家。
舊街社區的第一個綠美化營造點──玫瑰花博館。

玫瑰花博館內志工用心栽種的玫瑰。
成立繪本工作坊 記錄在地故事

在景觀營造方面有一番成果後,社區發展協會於二〇一〇年成立故事繪本工作坊,希望以此記錄屬於舊街的故事,於是陳韶聿的姊姊現任理事長陳嵐儀,便邀請社造專家──朝陽科技大學陳永進老師來輔導工作坊,並請曾撰寫過田中鎮誌的國小校長,與當地耆老座談,從他們身上尋找故事,然而在找故事初期卻面臨沒有素材的困境。陳韶聿說,他們訪問耆老當地有沒有什麼神仙、傳奇、厲害的人,或是鬼怪,結果得到的答案卻是什麼都沒有。

原來之所以沒有故事,主要原因和舊街的發展歷史有關,舊街地區舊稱沙仔崙,是田中的發跡地,卻因清末的幾場火災和水患,及日治時期鐵路運輸設於新街而沒落,為將兩地區隔,因而把原本的街道稱為舊街,當地的許多史料也因天災的破害而散失。

於是在老師的建議下,他們改變提問方式,從在地話題去尋找故事,並且從社區內共十二個鄰裡,一個一個地蒐集故事,最後在眾多故事中,選定三個出版《咱ㄟ舊街.咱ㄟ故事》社區繪本,其中「阿爸的玫瑰花」講述的就是早期玫瑰產業的興衰。二〇一二年,工作坊再以「甘草心.舊街情」為主題,出版《黑面里長》及《鬍鬚胡隊長》兩本繪本,分別是里長謝英其,以及志工隊長胡丁貴,兩位社區營造靈魂人物,陪伴社區一路走來的小故事。

《咱ㄟ舊街.咱ㄟ故事》-阿爸的玫瑰花,記錄舊街玫瑰的歷史。(圖片來源:舊街社區發展協會)

社區繪本《黑面里長》溫馨小故事。(圖片來源:舊街社區發展協會)

舊街采風 社區巡禮

經過社區發展協會與志工們的努力,舊街已經發展成為成熟型的社區,複合型的社區內,蘊含多元的產業結構,有農業、酪農業、觀光工廠等,社區因而結合當地產業,規劃出一系列的一日遊行程,並且配合遊客需求,打造專屬路線,讓遊客能夠深度體驗舊街風情。

不僅如此,社區也將第一個營造點玫瑰花博館與一日遊結合,由玫瑰達人示範植栽、嫁接教學,並且有玫瑰植栽及紙黏土DIY體驗活動,現場讓遊客種植一株玫瑰花苗帶回家,同時也鼓勵遊客拍照、打卡與社區分享後續的栽種心得,使遊客與社區產生良好互動,深刻地體會舊街社區對於玫瑰的眷戀。
舊街社區一日遊體驗行程──玫瑰植栽 DIY。(圖片來源:舊街社區發展協會)


延伸閱讀

慶安社區 在地文化在地情

戀戀紅毛港 喚醒每一顆愛鄉的心

里長里民一條心 荒地變綠地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