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罹巴金森手抖到怕見人 非侵入1次性神波刀改善

中央社  / 台北市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1日電)5旬葉姓男子數年前確診巴金森氏症,但他鐵齒認為是「神經線阻塞」,企圖靠運動改善,手抖情況卻嚴重到讓他害怕見人。經醫師建議接受1次性神波刀治療後改善,重拾活躍人生。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原發性顫抖及巴金森氏症病患人數逐年增加。54歲葉姓男子2019年開始出現手部顫抖現象,就醫診斷為巴金森氏症,但他無法接受,鐵齒認為是神經線阻塞,只要運動就能改善,也不願配合醫生用藥。

未料,葉男手抖情況日益嚴重,讓他越來越不敢面對人群,原本開朗熱情的個性逐漸變得暴躁,和家人關係更陷入緊繃,最後經醫師建議接受俗稱「神波刀」的聚焦超音波治療,當天右手顫抖情況就減輕近9成,讓他心情激動頻頻拭淚。

台大醫院今天舉行「顫抖不再 福滿康泰 臺大醫院認識神波刀」記者會,介紹這項治療方式,葉先生也現身感謝台大讓他重獲新生。

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致詞表示,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原發性顫抖等疾病通常好發於長者,除患者本身不舒服,也影響日常生活,家庭和社會都受衝擊,過去對於這樣動作障礙疾病是用藥物治療,仍有一定局限性。

台大醫院神經部教授吳瑞美簡報指出,腦部手術從過去的開顱手術發展至今,即使有機械手術協助,仍屬於侵入性治療,而聚焦超音波治療的原理是在特殊定位儀器的輔助下,以高功率超音波對體內特定深度組織加溫,運用在腦部,則可進行神經核的燒灼,阻斷產生顫抖的神經迴路。

吳瑞美表示,患者接受治療時,只需要戴上一個頭盔,透過磁振造影定位,優點包括非侵入性、不用全麻、一次治療、立即有效,大幅降低感染和出血風險。

目前神波刀在台灣只准許應用於「原發性顫抖」及「顫抖為主要表現之巴金森氏症」這2項適應症。吳瑞美說,且只能做單側,做雙側恐引發更多副作用,例如語言及平衡障礙,此外,年紀太大或有其他容易出血疾病的患者也不適合。

吳瑞美說,過去巴金森氏症患者使用藥物,常見食慾減低或便秘、暴瘦或嚴重的頭暈、低血壓等副作用,甚至病人使用藥物也無法有效控制顫抖,神波刀的治療提供患者另一個選擇。(編輯:陳政偉)1111021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