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哲學系平反事件後,國立台灣大學今天又在校務會議上提出“四六事件“總結報告,四六事件當年被認為是校園白色恐怖開端,台大在完成初步資料蒐集後,認為四六事件是學生追求社會正義的一種形式,至於是否給予當事人必要的補償,則決定將移交監察院處理。
台灣大學四六事件資料蒐集小組向校務會議提出的總結報告指出,四六事件的導火線發生在民國三十八年三月二十號,師院和台大兩名學生共同騎乘一輛腳踏車,遭警察逮捕。消息傳開後,二一號上千名學生走上街頭,罷課抗議,並且喊出“反飢餓,反內戰,要和平“的口號,震撼國民政府,由於示威運動有擴大趨勢,加上懷疑有共黨份子滲透,四月六號凌晨憲警單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拘捕了一百多位學生,這起事件因此被稱為戒嚴前最後的學生運動,也被稱為“校園白色恐怖的濫觴“。時至今日,隨著總結報告的出爐,四六世件有了不同的歷史定位,台大認為當年學生追求社會正義的表現被泛政治化,因此台大校務會議作成三點決議。建議將四六事件列入台大校史、將四六定為台大學生日,並要求政府公佈被逮捕學生名單及處置方式。
校長陳維昭並語重心長的說,唯有找尋真相,面對傷痛,才能客觀的看待歷史。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