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台北縣八里鄉,很多人會想到吃海鮮,但是三年後這個偏僻的小鄉就將翻身,成為新的國際港所在地;經建會決議擴大原來的淡水港成為國際遠洋貨櫃港,並且改名為台北港,以後北櫃南運的情況將大幅減少,我們從腹地、瘀沙量和交通三方面來看看台北港的優勢和問題。
我們從觀音山上看位於八仙樂園附近的台北港,左右兩個堤防間這將近一百甲的地,在過去五年第一期工程已經填海造陸完成,再二十年後將再往南沿伸到林口發電廠,也就是這個大煙囪的地方,到時候台北港腹地將是基隆港的七倍大,共有五十三個雜貨櫃碼頭,您可以想像一下?這是它做為國際港的優勢之一,三年後營運可以輔助逐漸飽和的基隆港,航道水深可以到十四、十五公尺的國際標準。這樣的條件大陸沿岸幾乎沒有,也足以和高雄港比,碼頭採BOT的方式由民間投資興建,成本降低很多,也為八里帶來很多商機,在解決高瘀沙量上, 交通部從去年開始補助興建防波堤,防止泥沙再入港,而填海造陸的地區正可以容納台北市無處可到的棄土,聽起來是個如意算盤,但八里連外道路目前只有台十五線一條,如要沿線居民先忍受幾年卡車日夜運土恐怕會有問題。
因此鄉長雖然對國際港帶動地方繁榮有所期待,但還有部分阻力的東西向快速道路必須先做好,否則八里鄉民對國際港願景將大打折扣。(張秀曼張政捷 項 薇 許永聰)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