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股市上個禮拜收盤加權股價指數收在7659.55 點,下跌35.44 點,成交金額為1184.87億元。店頭市場股價指數為172.26點,下跌2.27點,成交總值為54.31 億元。地震過後的第一個禮拜,國內股市一度也震的兵慌馬亂。電子股沒電,災後重建股的崛起,盤面上主配角的結構大換。專家說,後起之秀仍有可為,電子股來電後,還是具有競爭力。
集集大地震過後,股市上個禮拜恢復正常的交易,雖然財政部將跌幅調整控制在3.5%下,不過個股的表現仍是呈現兩極化,災後重建概念的水泥、鋼鐵紅光滿面,而受到震災波及的電子、金融則全面躺平。但是在政府護盤基金的強力介入以及外資大舉買進下,指數總算回穩,為恐慌性的殺盤劃下了一個休止符。分析師認為,目前政治因素的干擾極小,以及外資對台灣抱持肯定的態度,指數的變化不至太大。
指數是穩定了,但是個股的表現差異性極大。災後重建的水泥、鋼鐵在預期市場的需求下,股價走勢耀眼。一開盤後立刻鎖住漲停,要買也買不到。而比較不受震災影響的塑化股,在中油允諾價格不調漲,以及營收創新高題材下,市場充滿套利的想像空間。所以類股的成交比重擴增到大盤的百分之二十。專家說,從市場供需面來看,塑膠股的確有表現的條件。
比較嚴重的是電子股,停電所造成電子產業的損失,可說是電子股的致命傷。訂單轉移一說,也成為投資人內心的隱憂。不過專家認為,以台灣電子業在世界的定位來看,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股價的挫敗只是短期之間的事。
投顧業者認為,一時之間不見得會影響國內電子產業的定位,所以指數區間盤整的可能性大增。何時恢復正常?就要看台電是不是能在明天全面恢復工業用電。(鄭皓文 黃賜明)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