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影響電子股表現

  昨日集中市場加股市方面也因為地震而重新排列。以前盤面上最為強勢的電子股﹐在這一次的地震中也傷了元氣。昨天的大盤又重挫了128.47點,成交量縮為942.52億元。而電子股也因九月業績不佳而走弱。不過根據經濟部和券商的統計﹐集集大地震對電子產業的影響應該是短空長多。

  地震震毀了災民的家園,也震傷了國內的電子產業。主要是因為停電的原因,扼縮了電子業的命脈。雖然各界的調查報告紛紛出爐,但是對造成的影響說法不一,而經濟部工業局認為,地震的創傷,大約造成產業八十億的損失。

  廠房設備受損了,但是坊間的看法並不只如此; 根據券商的調查,晶圓代工業是二十四小時運轉,而且製造的流程大約需要四十五天,這一震,可能震壞了獲利。

  除了產品的毀壞,停電造成生產線的停滯,才是減少廠商獲利的原因。不只新竹科學園區受到波及,事實上,苗栗以北的各個工業區也都在限電範圍之內,不過工業局說,雖然限電,但還是有調配的方案,產業的損失絕不如謠言所傳。對於這一點,券商也認為,雖然九月份電子產業的營收下滑了10% 左右,十月份可能還無法完全恢復正常,不過以國內電子業佔國際上的產能來看,只要一來電,十一二月應該就能恢復元氣。

  長線看多的另一個就是,國內電子產業不但產量大上,下游結構完整。由於停電造成出貨的不順,市場上臆測紛紛,訂單轉移的謠言,就成了股價的殺手。不過工業局認為,完整的戰力,不是別人容易取代的。

  而券商也認為,國內主機板佔全球產能約70% ,晶圓代工業的產能也有一半左右,就算短期國外訂單被搶了,應該也無傷大雅。電的問題,讓電子股走的起起落落,不過券商也認為,由於第四季產能不穩,電子股可能暫時陷入盤整,不過長期來看,只要來電,電子股的後勢還是可為。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