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補帖:早期療育愈早愈好

  小孩比別人慢學會說話、走路,做家長的可不能不小心。現在大家亟力提倡的【早期療育】就是希望在小寶寶【零到六歲】的學習黃金期,藉由特殊教育來補足他們【落後】的進度。看看這小朋友的坐姿及爬行的姿勢,你猜得出他有多大嗎?

  有經驗的媽媽,對於小朋友的肢體成長發展,心裡多少有個底。

  肢體行動發展有一定的進程。

  說話原則上也有一定的進行式。

  根據研究,幼兒在一歲左右應該就可以說出有意義的名詞,例如大家最高興聽到的爸爸媽媽。十八個月大時,平均每兩個小時可以學習一個新字,兩到三歲的時候,小朋友就可以說出簡單的句子,文法的正確度也可以達到九成以上,三歲半,顏色、名字等應該都可以正確說出了。

  不過,如果小朋友的動作發展慢的離譜,通常是超過六個月以上,爸爸媽媽就應該向醫師求救了。

  這位小朋友是【早期療育】的成員之一,他剛來這裡時,肢體根本無法行動,但是經過兩年的學習,雖然他的眼睛還是看不見,但是他已經可以聽懂老師的語言做出老師所要求的動作。

  這位小朋友是腦性痲痹患者,同樣是經過兩年學習,現在的他還是不會說話,不會走路,但是他眼睛已經可以隨著物體移動,手也有一些觸覺。

  這些成果對正常的小朋友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但是對這些有學習發展障礙的小朋友來說,卻是得來不易的成果。

  林主任說,三歲以前是最好的學習時機,六歲以前還可以,但是一但錯過六歲的學習黃金期,想改變小朋友的【現況】就難上加難了。而在這學習得過程中,不只要把小朋友送到【早期療育】的學習機構,更重要的是家長的配合。

  折翼天使的家長們,除了期待社會福利制度更健全外,更應該多花些時間陪陪小孩,觀察小孩的行為發展,只要能在【六歲前】察覺小朋友的落後行為,經由適當的學習,小朋友的未來還是可以期待的。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