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台北街頭吹起了一股日式拉麵風,其實日本的拉麵的文化,是在明末清初的時候由中國傳入日本,經過了兩百多年的發展,終於成了日本人最平民化的飲食。
在日本隨處可以見到這種紅底白字的拉麵招牌,而拉麵幾乎成了日本人飲食文化中,相當重要的一環。走進拉麵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台類似自動販賣機的食券發售器。客人只要放入金額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口味,將食券交給店裡的服務員,一碗香噴噴熱騰騰的拉麵,很快就可以呈現在您面前。
日本的拉麵可分成來自東北的味噌拉麵,關東近畿地區的醬油拉麵以及九州特產的大骨頭拉麵,由這些口味的劃分,很清楚的可以知道,日本人區分拉麵的方法不在於作料,而是在於湯頭。其實,日本人在兩百多年前,並不知道怎麼做一碗好吃的拉麵,那時候主要的麵食還是蕎麥麵,將蕎麥放進醬油湯裡加一塊天婦羅就是人間美味了。
據說,日本人還是經過明朝流亡政府的官員教導之後才開始了解怎麼樣煮出一碗好吃的拉麵,這也是為什麼日本拉麵總是和中華料理店脫離不了關係的原因。
另外,日本人在吃拉麵的時候,還有一個壞毛病,就是一定要吃出聲音,所以下回您到日本去,發現隔壁的歐吉桑忽拉忽拉的吃著拉麵,也就不必大驚小怪了。(胡志強)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