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白米社區木屐之家

  在宜蘭有個小村莊,村民都很努力培養藝術情懷!於是他們想到了一個方法,就是將傳統的木屐文化發揚光大。於是,他們發明了木屐舞,以及各式各樣的彩繪木屐。在這裡,做木屐的老師傅,也有五十年的經驗。今夜的藝術情懷,我們就一起來走訪,宜蘭的白米社區。

  這群婦女正在興高采烈跳著的舞蹈,乍看之下,也許沒有什麼特別,可是仔細聽,屬於木屐特有的聲音,不斷在舞池中響起。

  這個叫做木屐舞,是白米社區居民自己創作發明的舞蹈!只因為,木屐,可以說是白米社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產物。

  雖然木屐在日據時代,是很普遍的生活必需品,但是有學者考證,其實,中國人早在春秋時代就穿著木屐,算一算,也有三千年的歷史!

  也因此,民國八十二年,白米社區發展協會,進行社區文化復興運動時,就選擇木屐,作為代表。

  再加上三面環山的白米社區,過去盛產專門製作木屐的上等樹材【江某樹】,使得白米曾經是台灣木屐的重要供應地,全盛時期,白米出產的木屐,還曾經外銷台北,基隆呢!

  現在來到這裡,依舊可以實地參觀木屐的製作過程!做木屐的老師傅陳幸雄說,夏天穿木屐,涼爽又防滑,非常適合台灣的天氣;只是想要成為傑出的木屐師父,必須經過許多磨練。一把斧頭,雕刻出大小不同的木屐,手繪的彩色花樣,更為簡單木屐樣式增添了多采多姿的變化,大人小孩,更是將想像力,充分發揮在木屐上,就成為一雙雙別具創意的藝術品。可別小看木屐的魅力,自從它成為白米社區的全民運動,不但豐富了社區藝術,更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

  在這裡,木屐不只是藝術品,還是親子活動的橋樑。

  穿著木屐來競走,必須團結一心,不管是誰贏得勝利,這樣的活動,已經讓這群來到白米社區的新朋友,深深的愛上這裡。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