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是內心情感的抒發; 石雕藝術家王秀杞感嘆現在工商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和冷漠, 因此他的創作, 處處充滿溫暖與喜樂,王秀杞說, 他希望透過雕刻, 呈現人與人間美好的情境, 帶給大家更積極, 健康, 有活力的感覺. 今夜藝術情懷, 我們來到陽明山, 探索王秀杞的" 石雕情" .
台北陽明山區以前稱為"燒庚燎" 的山谷中, 就是石雕藝術家王秀杞創作的園地; 遍野繁花, 綠草如茵, 將一座座藝術創作, 襯托的更加豐富與大氣.從事石雕創作超過二十年的王秀杞,喜歡以人為題材,尤其孩童的笑容與純真, 更是創作的重要元素.
像這尊小天使, 雙腿捲曲, 還吸吮著手指, 讓人興起一一股疼惜之情.這尊抱著無尾熊小甜心, 孩童的天真表露無遺.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是我們相當熟悉的情境, 這座雙面主題的雕塑, 一邊是老人訓誡年輕人不可酗酒,一邊則是一心向佛, 有種對比的趣味.幼時長輩們在閒暇時喜歡講故事,看孩子們聽的那麼入神, 童年回憶又襲上心頭.
王秀杞認為石雕最能夠直接傳達創作者的意念, 因為一刀就是一刀, 不能事後修補, 比起"塑造" 這種先用泥土石膏製作, 再翻製為成品的過程,更詳實而直接.
而大理石最能表現溫潤之美, 王秀杞常用來雕塑人體,青斗石比較堅硬,能充分展現力與美, 還有奧羅拉石的紋路和色澤, 讓作品更有變化, 當然這些石頭重量都不輕, 因此王秀杞打趣著說, 他從事的是如假包換的" 重工業"除了喜好藝術的風雅之士收藏他的作品外, 一些公共空間景觀設計, 也出自王秀杞之手, 這座還未完工的雕塑, 是王秀杞打算送給小學母校的, 強調同心協力, 相互幫助.
各方邀約增多, 因此目前有幾位助手在幫忙, 除了石雕還有銅雕, 王秀杞說, 他的作品, 是希望能和社會產生互動的, 這尊還在製作中的" 友誼天使" 就是他在陳水扁總統回國後, 被召見時要獻給陳總統的.
王秀杞的工作園地, 也有些較傳統的觀音佛像, 不過他的作品更多了點藝術氣息, 王秀杞說, 如同宗教勸人為善, 將心念導向正途一樣, 藝術其實也具備同樣的作用; 因此他覺得藝術家有點像宗教家,藉由作品感化大眾, 成了他對自己最深切的期許.(陳昕 張政捷)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