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育民自嘲書奴 探索根源賦新意寫書法

  寫毛筆字, 是許多人兒時的記憶, 對大部份習慣使用電腦的e世代來說,書法似乎是屬於老一輩的玩意兒; 如何賦予傳統書法新的生命? 讓即使對書法毫無概念的人,也能欣賞中國文字的藝術之美, 或許可以從書法家江育民的個展中, 找到答案.

  章法嚴謹, 筆力猶勁的篆書, 樸實雄厚的大字隸書, 端莊典雅的楷書, 還有飛騰活躍的大草書, 以及如行雲流水般渾然天成的行書, 如此多樣的書法風貌, 很難想像, 它不但出自同一名家之手, 而且書法家才剛過不惑之年.江育民雖然年輕,但寫書法已經有數十年的時間,早在二十四歲時就獲得全省美展免審查的榮譽. 他形容寫書法的姿態" 輕如游霧, 重似崩雲" ,當情緒來臨時,鑽研在書法世界中, 往往可以用"寒盡不知年" 來形容, 全力投入, 甘苦備嚐, 也因此江育民常自嘲自己是一名" 書奴" .這次展出的七十多件作品中, 可以看出江育民不僅筆下精勁, 還飽讀詩書, 許多作品引用的詩詞, 正代表著他當時的心境, 感覺比較契合.除了書法藝術, 江育民還有篆刻作品, 一本手抄佛經, 也是他所津津樂道的, 他說, 一筆一劃, 一絲不苟的抄佛經,是一種情緒的鍛鍊, 維持心境的平穩.

  儘管很多覺得書法陳舊, 古老, 不過深具赤子之心的江育民卻不斷嘗試賦予新意.

  研究書法數十年的歲月中, 除了臨帖無數外, 江育民更二十多次深入大陸龍門石窟, 西安碑林等地, 實地探索筆法根源, 並鍛鍊提升筆力, 因此他的書法中流露出濃濃的古典氣息, 更展現出恢宏的藝術氣質.(陳 昕 張良信)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