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政治的轉型,許多過去習以為常的觀念,開始面臨挑戰,例如前幾天,關於孫文先生該不該稱為國父,也引起熱烈討論,至今仍未平息。假設孫先生今天忽然活過來,魂遊台灣,他一定會非常訝異地發現台灣這裡的人怎麼把他稱為「國父」?其實,孫文與台灣的關係極淺。他來過台灣的時間很短,第一次來台灣是在1900年9月28日,他從日本來到台灣,為了籌措惠州起義的革命經費,試圖爭取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支持,但沒有結果,於11月中旬離開台灣,回到東京,停留台灣約一個半月;第二次路過台灣,時間在1913年的8月初,當時民國已成立,袁世凱專政,引起「二次革命」。
孫文偕同胡漢民離開上海到廣東、福建,經台北到日本;第三次也是路過台灣,時間在1918年5月下旬,孫文在廣州軍政府中受桂系軍人的排擠,因此離開廣東,經汕頭取道台灣、日本,到上海。算一算孫文三次來台灣真正停留的時間不超過兩個月。而且他當年來台灣的時候,心中根本不可能把台灣看成中國的領土,因為當時的台灣早已被清國在馬關條約中永久割讓給日本。所以,我們可以斷定,假設孫文今天醒過來,看到這個當年他只來過一個多月的地方的人,竟然稱他叫「國父」,他一定非常訝異。而且,也只有這個他來過一個多月的地方,是唯一稱他為「國父」的地方,他不知道作何感想?今天,習慣稱孫文為「國父」的人,可能不知道,孫文曾經在1900年的時候,想聯絡李鴻章促成兩廣獨立。
孫文既然曾經主張兩廣獨立,那麼他會不會反對台灣獨立呢?根據戴季陶的回憶,孫文曾說過他想向日本提出三項主張,其中之一是「台灣與朝鮮兩民族至少限度也應該實施自治,各自設立自己的國會及自治政府」。孫文把台灣和朝鮮「兩民族」相提並論。他萬萬沒有想到,當年被他視同朝鮮的台灣,竟然成為唯一稱他為「國父」的國家。現代民主國家是主權在民的國家,主權在民的國家是國民意志的結合體,與過去「天下奉一人」的封建王朝迥然不同。而且,現代國家也不該有男性中心的父權觀念,所以現代國家,實在不太需要將某一個特定人物尊為「國父」。況且,就前面所談的孫文和台灣的關係史來看,不把孫文稱為國父,他一定不會生氣,我們又何必那麼在意呢。(世新大學教授 李筱峰)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