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轉變 唱出不一樣的228

  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對於台灣來說,不但是歷史傷口,也對於台灣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當時的歌曲中充滿悲情,歌詞隱喻著台灣社會的苦難。在民主化之後,流行音樂的風貌逐漸改變,樂團大聲唱出政治訴求和立,切割出不同的音樂世代。

  六十年前二二八事件發生後,隨之而來的清鄉,白色恐怖,成為台灣歷史中最巨大的創傷,不敢觸及政治,不少歌曲則以私領域中的愛情,苦戀,隱喻公領域的政治苦難,也因此成為社會禁忌。

  補破網這首歌,暗示五○年代的台灣百廢待舉,就像是一張破網,因此成為禁歌,到了1977年才以「情歌」為由解禁,這首歌也成為台灣民主運動和社會運動的重要象徵。

  時代轉變,台灣不再低吟補破網,現代的流行樂風不但更為多元,對於政治的態度和用詞也大幅轉變,閃靈是代表樂團之一。

  閃靈大聲說,也大聲唱出自己的政治立場和主張。

  台灣類似閃靈這類樂團的出現和被接受,甚至連續參與每年的二二八活動,學者認為灣已經開始迎接後轉型,新生時代的來臨,也描繪出台灣年輕一代的未來,對抗威權統治的自主意識將更強烈,也不會輕易隨波逐流。記者熊其娟,賴文忠台北報導。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