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現在大家買彩券就是買一個希望,而台灣最早的彩券是民國三十八年發行的愛國獎券,發明這個愛國獎券的人就是當年的財政廳長任顯群。因為國民政府剛到台灣,財政困難,所以發行愛國彩券,不但充實了國庫收入,也引起全台灣的民眾開始瘋彩券中大獎。
後來任顯群還創立了統一發票,避免店家逃漏稅,也一直沿用到現在。今年是任顯群一百歲冥誕,他的女兒也出書紀錄父親對台灣的付出,我們帶你來認識這位愛國獎券之父任顯群。
寧可被雷打到,也不能一次頭獎都沒中到,這個對天發誓打從六十二年前,第一張愛國獎券開始。是誰讓大家心這麼癢?是他,任顯群,台灣第一任財政廳長。當年國民政府來台灣,眼看搬來的黃金快用完,通貨膨脹的不得了。一顆西瓜多少錢?三十萬,一顆蘋果多少錢?三萬塊,那時大家出門買東西,錢不是放口袋,要放在一整個麻布袋。
任顯群腦筋一轉,政府做莊發行愛國獎券,當年每個人一年平均收入一千塊,中到特獎20萬塊,你說誰不想要?不只趙爸爸,是每個爸爸都想要。卯起來買彩券,也買一個夢。買彩券多瘋啊,彩券行外面排隊一睡就是十七天,賣彩券多樂啊,牆壁上的彩券沒了,通通賣光光,數鈔票數到手會晃,一直到大家樂簽賭簽太兇,這才喊卡。
但任顯群還沒放手,要出手抓逃漏稅,發明了統一發票。當然要人家願意拿發票,因為背後也有鈔票,這一招用到現在一樣很靈,一開獎,有誰不會睜開眼睛。這位愛國獎券之父,讓多少人想當一個好爸爸,更想當一個富爸爸。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