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公益捐款427億! 追「愛心」流向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台灣人非常熱心公益。一年捐款的金額,就高達427億元,這是一筆,相當龐大的數字,而要成立,合法立案的,公益團體其實非常簡單,而且都能募款,但您知道該怎麼選擇嗎?根據規定,公益團體,必須將所有募款所得公開公告,但有些比較小的公益團體,可能人力不足,無法做到,那麼,這些捐款,有沒有可能,流入私人口袋呢?

107年8月,橋頭地檢署追查,發現這家,政府立案的公益團體,竟然打著關愛生命的名號,1年就募到1千5百萬,卻被挪用成為私款,創辦的8個人,全都遭到判刑,台灣的公益團體,要合法成立非常簡單,從基金會協會,促進會到聯盟逼近上千家,對有些人來說,打著愛心的名號來賺錢很簡單,但有時卻擠壓到,真正推動公益的團體,每一筆善款,都是得來不易。

穿著黃色背心,忍著17度的寒風,他是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募款專員梁凱博,無論刮風下雨,奔走募款,已經有3年資歷。募款要忍受路人的冷漠和拒絕,50個人之中,可能只有1人,願意停下來傾聽,團隊有6個夥伴,1天下來,最多可以募到1到2千元,1個月大約是1萬多元,與其他小額捐款不同,他們採用定期定額的匯款方式,要讓金錢流向更透明。

要進一步追查,這些善款流到哪裡,我們來到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已經創立18年,為環境而發聲,他們每一筆捐款和發票,都公開在網站上,也請會計師,整理出財報年報和理監事會議,但秘書長坦言,要所有的公益團體做到如此完整,並不容易。

公益團體要生存,主要靠三種收入,企業捐款政府補助和民眾捐贈,除了用在協助受害的個案,還有行政花費像是租金,員工薪水雜支等,而在公益勸募條例也有規定,像是募得1千萬以下,只能挪用百分之15,當成活動的必要支出,考驗公益團體是否妥善營運和人性道德。

我們也觀察,經常和賣場合作的小額捐款,中南部募得的金額,可以高出北部一倍,這些金額,如果沒有受到適當的規範管理,有可能被不肖人士中飽私囊,對民眾的善心,情何以堪,無論善款的金額大小,都是改變社會的重要力量,因此民眾要睜大眼睛,仔細查核募款的公益團體,從認同理念行動到對方的營運方向,才不會白白花錢。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