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口罩變海中垃圾 防疫新汙染!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防疫期間民眾養成戴口罩習慣,但疫情趨緩,口罩卻隨便亂丟,造成環境負擔,國際間陸續有環保團體發現,海中垃圾越來越多,國內也有志工自發性撿口罩,同時號召網友拍下亂丟口罩的亂象,發現雙北亂丟口罩情形最嚴重,到底這些髒污的口罩該如何處理才不會造成環境汙染?來看今天的真相急先鋒!

領口罩民眾:「要天天換 (口罩)哪裡夠,當然越多越好啊。」口罩國家隊幫助台灣控制疫情,但防疫背後你看不見的環保危機正在悄悄蔓延,海底下的風光本來應該是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但國外潛水人員卻發現海水裡到處是口罩和手套,海灘上景象更驚人,用過口罩隨地丟,這樣的畫面不只在國外上演。

環保志工陳信助:「哇這邊有一個口罩。」我們跟著環保志工陳信助到基隆著名景點忘憂谷,才走沒幾步就發現被亂丟的口罩,環保志工陳信助:「我曾經這樣撿一趟下來撿到七個口罩,這個(在樹上)你就沒辦法撿了對不對,這沒辦法,人你就沒地方上去太遠。」

沾染病毒跟細菌的口罩看得到卻撿不到,美景硬生生被破壞,讓人痛心,不只在忘憂谷,陳信助還自拍影片記錄下今年疫情爆發後口罩亂丟情形有多嚴重。環保志工陳信助:「好在這裡發現第14個口罩,在基隆市區繞了一下,差不多一個多小時調查到十幾個口罩。」

這些還只是在基隆而已,口罩汙染問題早已蔓延各地,陳信助發起社團活動,要全台民眾幫忙拍下亂丟的口罩PO上網,環保志工陳信助:「(有人)曾經回報給我,光在台中醫院旁邊一個小小停車場,他就調查到58個口罩(亂丟)。」

初步統計,雙北市亂丟口罩情形最嚴重,第二名是高雄,第三名就是基隆,疫情成功控制,卻衍生另一場環境汙染風暴。台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長方偉達:「這個東西是塑膠,這個叫不織布,這塊它可以防止一些病菌穿透,然後如果說N95,它甚至是三層,口罩它的原料是一種叫塑膠的聚丙烯,聚丙烯這個原料基本上是不可以回收的。」

要完全分解得花上450年,隨地亂丟,一旦被大雨沖進海裡,受害的只有可憐的海洋生物,甚至進入我們的食物鏈。環保志工陳信助:「經過大雨,它會流到下水道,流到大排流到河川,到最後流到海洋,幸運的在海灘上被我們撿到,比較不幸的可能掉落海中,有可能會造成其他生物的誤食問題,都有可能,再來它的材質對我們海洋也是很大的問題。」

戴過的口罩可能還會有傳染風險,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折好直接丟進一般垃圾送進焚化爐,台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長方偉達:「真的不建議再利用,畢竟公共衛生跟環境保護,我們還是以一個公共衛生,保護人體健康為首要目標,未來如果說科技再發展的話,當然它是可以進行回收的。」

防疫期間像這樣隨地亂丟口罩,一旦查證屬實,我國可依廢棄物清理法規定,最重可處6000元罰款,和國際相比,法國今年六月開始祭出罰款,亂丟口罩得罰高達135歐元,如果情節嚴重能罰到750歐元,台灣罰則相對輕,但再看看這些讓人痛心的畫面,口罩是珍貴的防疫物資,卻也可能成為環境殺手,都在在考驗民眾公德心。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