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防疫全紀錄 看見疫苗研發實力!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要真正緩解新冠病毒疫情,必須倚賴疫苗和藥物,而台灣的醫學和生物科技界,也正在努力。早在2020年1月30日,台大教授張淑媛、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就成功分離出新冠病毒的病毒株。研發速度之快,名列全球第四。而中研院、國衛院等頂尖學者們,也紛紛投入研發疫苗和合成潛力藥物。「疫戰2020台灣防疫全紀錄」,帶您來了解這些實驗室裡的防疫英雄辛苦的研發歷程。

就算疫情趨緩,實驗室裡,疫苗研發團隊仍舊沒有鬆懈。她是台大醫學院醫事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教授張淑媛,早在1月30日,就分離出新冠病毒株,不只是全台第一人,更讓台灣成為全球第四個成功分離出病毒株的國家。

台大醫學院醫事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教授張淑媛:「可以了解為什麼它會致病性很高,因為它在細胞,會造成很多細胞的融合,就那時候就覺得,哇,這個病毒真的是滿強的,過年那時候,就是在分離病毒啊,所以每天都要來實驗室,做到很晚。我覺得比較對不起我爸媽,因為過年的時候,我只有初二那天早上回去煮中飯給他們吃,然後,因為我媽帕金森嘛,所以我覺得很辛苦,就是我覺得比較糟糕的是,過年的時候沒有時間好好陪他們。」

有了病毒株,台灣就能看清冠狀病毒的全貌,進而研發疫苗和藥劑,張淑媛打下重要基礎,而她也在台大醫院P3實驗室內,拍下全台第一張病毒入侵的驚人模樣,檢體內的正常細胞大面積死亡。當下,她心中一股不安感,油然而升,而國衛院和中研院研發團隊,也嗅到一股風暴即將來臨的氛圍,2月份,主動犧牲年假,埋頭工作。

38歲的王文傑博士是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的經理,這次帶領平均只有32歲的團隊,完成潛力藥物瑞德西韋公克級的合成任務。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研發經理王文傑:「我也跟團隊說,其實它真的就是一個安民心的動作,然後做出來,沒有比較厲害,但是至少讓台灣的人民可以知道說,如果這個未來,這個藥真的很有效果,我們在台灣是有能力可以做自行生產的,其實我們當初合成瑞德西韋,妳現在看到的就是目前我們所有的藥品的庫存區,都在這邊。」

製成瑞德西韋的原物料得來不易,得靠超前部署。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研發經理王文傑:「這個有些是海運品,取得可能要三到六個月,所以還好你們本來就都有,我們其實是因為搶貨,要搶哦,有搶,我們在2月2號就啟動了,要不然理論上,可能有一些,像我簡單講像這瓶好了,這瓶它現在台灣是沒有貨的。」

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所長陳炯東:「目前這個疫情,不僅是影響到,這個原物料的供應 ,甚至連原物料的搶買,都呈現出來,所以有一些起始物,為什麼我們一開始就跟他講,不管買得到買不到,都要自己做,因為就算買得到量也很少,所以我們從起始物一開始,我們就可以有能力合成。」

我們採訪這一天,分析出了狀況,但王文傑收起沮喪,重新開始。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所長陳炯東:「我覺得也很驕傲的,雖然我自己是國外訓練的博士,可是我覺得我們國內訓練的博士,也很專業度也很強,然後也很願意投入,甚至好幾個好幾天晚上沒睡覺,常常成品出來都是凌晨的時間。」

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研發經理王文傑:「2月20就這個這個編號,那是清晨6點03分嗎?6點03分你看這個,就是那個瑞德西韋,那天(純度)是97,更純的話在2月24的這一天,這兩個批次,然後這個也是凌晨3點55分做的測試。」

這段期間,王文傑好幾天睡在辦公室,和時間賽跑,甚至差點錯過,寶貝兒子的生日。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研發經理王文傑:「2月13號是我二寶的生日,然後我就騎電動車,然後就回我們家,唱完生日快樂歌之後,然後就洗完澡,就說爸爸要去加班了,我就離開了,2月24號,我們其實已經完成克級,在2月24號早上,我就已經在家裡睡覺,然後因為當天就是要送大寶去幼兒園,他早上起床就跟我講了那一段話,就覺得好心酸,他就說爸爸,你什麼時候工作要結束,我好久都沒有看到你。」

而除了瑞德西韋藥物順利合成,時序進入3月,疫苗開發也有重大突破,3月底的深夜,中研院的分子生物研究所傳來振奮的消息,研究員趙裕展率領的九人團隊,疫苗研發邁入動物實驗階段。

馬不停蹄,沉浸在研究當中,半年來台灣的研發實力大爆發,除了趙裕展研發團隊,中研院和國衛院都各有四種新冠病毒候選疫苗研究,要趕在秋冬來臨前,進入人體試驗。他們是實驗室裡的無名英雄,台灣的生技菁英,當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研發團隊沒有慌了陣腳,展現深厚的研發實力,正全力和病毒賽跑,他們守護的是國人的健康,肩膀上扛的是社會的高度期待。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