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魚博士 讓世界看見台灣|守護生態多樣性|華視新聞雜誌

林彥汝 採訪/撰稿 李宇承 攝影/剪輯  / 基隆市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科學家們估計到2050年,全世界將有四分之一以上的生物物種,將從地球上消失。在台灣,我們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發現新物種的機會也不少。屏東海生館副研究員何宣慶,20年來,已經發表了113種魚種研究,獲選為全球百位魚類新種發表名人,是第四位入榜的華人,更是台灣第一人。何宣慶跑遍全台灣的漁港和魚市場,透過他的新發現,將有助於評估生態保育和環境變化,一起您來認識這位魚博士。

烈日當頭,屏東東港的鐵皮屋下,堆著一籃一籃的下雜魚,雖然散發濃烈的腥臭,卻有人甘於忍受這氣味。

國立海生館副研究員何宣慶VS.記者林彥汝說:「這裡面也有,有但是牠是冰起來的,這是鯊魚嗎,對,這一隻就是梭氏蜥鯊」。

帶著學生,埋首不斷翻找,他是何宣慶,人稱市場魚博士,他說許多新物種,就藏身在不起眼的魚堆裡。

國立海生館副研究員何宣慶說:「這個是那個1960年發表的尖尾犀鱈,然後這一隻到2004年才證實牠是新種,牠是擬尖尾犀鱈,因為牠們兩個長得很像,這是犀鱈裡面,很少部分,尾巴是尖的」。

看似一樣的魚,在他眼裡截然不同,何宣慶是屏東海生館副研究員,全球少數研究鮟鱇魚和鰻魚的學者之一,2004年他發現邵氏蟾蜍角鮟鱇,以啟蒙老師的名字命名,後續又發現了,遠藤氏、白前肛鰻、東方披肩騰、紅斑擬鱸等,20年來,年僅45歲的何宣慶,已經發現了113種魚類新物種,並為牠們命名,成功躋身全球重要魚類物種名錄網站的百大排行榜,是第四位入榜的華人,更是台灣第一人,何宣慶同時也是,FAO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物種評估專家,就讀海大來自香港的大學生KEITH,特地跨海來台和何宣慶學習,我們採訪第一天,就傳出好消息。

國立海生館副研究員何宣慶說:「哪一個種不確定,這個這是那個副仙女魚,或準仙女魚,這個是還沒有正式記錄的」。

大大的眼睛,圓滾滾的身體,身上有黃色的斑點,這條美麗的小魚,沒有人知道牠的名字。

國立海生館副研究員何宣慶說:「這是我第二次看過,我知道北部有人有記錄過,一個樣本,但是他的好像這個鰭的長度好像不一樣,所以這一隻,搞不好另外一個種,再找到一隻,哪裡,好,那你翻一下,好OK,對,新手的幸運,新手的運氣」。

何宣慶把這些不知名的魚種,視為己任,帶領學生研究,逐一發掘新物種。

國立海生館副研究員何宣慶說:「我們其實很少知道說,有一天你發現這個物種之後,牠什麼時候會變得很重要,我舉一個例子好了,像斑馬魚,斑馬魚是我們現在做很多科學研究的模式物種,牠被拿來做一些表現的比較,可是當時發表斑馬魚的人,他其實不會知道,有一天斑馬魚,會變成這麼重要,所以我們現在在做的,有一點像是拼圖的其中一塊,未來當很多物種,都被完整地研究,牠就會是一個,比較完整的拼圖」。

國立海生館副研究員何宣慶說:「我們去魚市場逛一下」。

我們繼續跟著何宣慶的腳步,走進屏東傳統市場,這裡竟是發掘新物種的天堂,。

攤販早就習慣何宣慶來買魚,還會特地留下罕見的魚種,互相交流。

台灣位於熱帶和亞熱帶交界,北部又處於溫帶南緣,東部海岸有黑潮經過,特殊環境打造豐富的生態多樣性,連國外學者都驚嘆,何宣慶笑說,要在台灣發現新物種,隨手都是,他跑遍全台傳統市場,買了上千條魚。

國立海生館副研究員何宣慶說:「牠的這個花斑,跟其他的不一樣,這應該知道牠是誰,只是要記錄一下,因為這個本來,我們就很少在見到,因為牠是珊瑚礁的魚類,這是裸胸鯙」。

回到研究室,仔細比對牠身上的斑點,呈現不規則條狀,這隻裸胸鯙和以往發現的特徵很不一樣。

國立海生館副研究員何宣慶說:「所以牠是裸鋤的機率很,牠是這個種的機率很高,牠應該是講說牠的這個鋤骨,是沒有牙齒的,有牙齒耶,那就不是喔,對耶,牠有牙齒,在這裡,這裡是有牙齒,對啊,因為裸鋤是代表牠的這個鋤骨是沒有齒的,牠有牙齒,好多顆耶,還不是只有一個,別種種類,不知道,有沒有,在這裡,鋤骨在這裡,鋤骨齒在這裡,我把牠弄開來,老師剛剛滿興奮的,對啊,牠應該是很接近裸鋤,但是我不知道牠是誰,那我們還是會習慣,在尾巴的後端這裡的下面,幫牠剪一個洞」。

何宣慶剪下魚體一小塊組織,要進一步比對DNA,另一頭學生發掘的可能新物種,也開始著手製成標本。

國立海生館副研究員何宣慶說:「我們魚回來之後,有一些比較重要的魚類,我們會先幫牠的鰭展開」。

海洋大學學生KEITH說:「牠有很多的鰭,所以也是因為環境的關係,洋流的關係,整個台灣物種的豐度是非常高的,所以我覺得我來台灣,認識到一些香港沒有分布的魚類,所以這個我覺得滿特別的」。

事實上,這已經是KEITH發現的第二個新物種,興奮的表情,全寫在臉上。

海洋大學學生KEITH說:「這一隻在世界上面,現在是沒有名字的,所以牠是一個新的種,兩尾魚有一些,斑紋上的不一樣,或是尾鰭,牠的形狀有一點不一樣」。

為了確定是不是新物種,他們得對照魚體每個斑點的顏色,形狀還有位置,甚至得拍下X光,精算魚骨,魚刺的數量,有些則要在顯微鏡下,翻開魚鰓,一根一根慢慢數鰓耙數。

國立海生館副研究員何宣慶說:「7475767778,差一根」。

沒有一股熱忱,毅力和嚴謹的觀察力,難以辦到。

國立海生館副研究員何宣慶說:「其實很多魚,是需要深入做研究的,那到現在為止,其實已經做過10幾20個類群,那它有時候是一個,比較像是責任的感覺,就是你發現了這些魚,然後你就會覺得說,我們應該要讓牠,被更多人知道」。

一種魚要正式被描述,發表成為國際公認的新物種,平均要17年,何宣慶的研究室裡,就有上百罐魚體標本放上100年,都不會腐爛,而這也成為後續研究環境變遷,和生態保育的基礎點。

國立海生館副研究員何宣慶說:「其實隨著這個環境的改變啊什麼的,很多物種會慢慢地滅絕,有時候很快像以前我當學生的時候,大概20幾年前,很常看到的魚,現在幾乎有些是很少看到了,有些是很久都找不到一隻,那我的想法是說,其實我們應該要盡可能,把我們現在看得到的,幫牠保存下來,不然很可能我們的下一代,他在野外,完全看不到這些東西了」。

目前全球魚類物種約3萬4000種,台灣有3200種左右,被正式命名的新種,以每年400到500種的速度持續成長中。

國立海生館副研究員何宣慶說:「很多我們採集回來的魚,後來我們發現牠其實沒有名字的,那沒有名字的魚,牠其實沒有辦法進,沒有辦法被做任何的保育評估,這是在我們在做IUCN,就是紅皮書,這個評估的過程,牠一定要先有一個名字,牠才能夠被評估這個族群,還有什麼的,牠一旦沒有名字,牠就永遠進不了這個評估的表單裡面,甚至牠可能已經,我們已經知道,牠瀕臨滅絕,但牠就是沒有辦法」。

這裡是海生館的標本典藏室,保存超過3萬筆標本,何宣慶立志要加速國內的標本數量,讓更多物種,被歷史記住。

國立海生館副研究員何宣慶說:「這是一個學生,在大溪採到的,然後我們後來去,因為這個屬,那個蜥鰻科物種的全世界的標本,非常非常地少,可能搞不好,妳真的去找,不會超過20隻,對非常罕見,這個我們目前只有看到一個標本,這就是我們在,最近2019年才發表的新種,2018年發表的新種,找到這個樣本的時候,牠其實是在宜蘭大溪,後來也沒有再找到任何標本」。

成千上百的標本罐,何宣慶如數家珍,有些物種,或許只在人類眼前,出現過一次,而有些物種,或許我們習以為常,但牠們都代表生態的演化,何宣慶的發現,為後續研究打下基礎,為環境生態的變遷,留下珍貴的歷史記錄點。

國立海生館副研究員何宣慶說:「,其實我們在做分類研究,或者是在做標本典藏,或多或少都是歷史上的一個點,可是呢,隨著我們這個資料更多,越來越多,牠可能可以成為一個線,或者一個面,對於我們未來在做保育,在做其他更進一步的研究,牠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那可以站在這個基礎上面,再往上去擴展」。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