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生計怎共存 離岸風電衝突再起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發展綠能、離岸風電,是政府當前的重大建設。但興建海上風機,讓漁業、生態爭議不斷。像是雲林外海,預計明年3月前要設置80座風力發電機,當漁場變成風電場,漁民生計受到哪些衝擊?開發風電又該如何兼顧環境?來看採訪小組的追蹤報導。

漁民李平順vs.能源公司工作人員:「我們雲林縣的漁場面積一直縮減,沒辦法生存了啦,海裡面有噪音,魚就不敢靠過來,打完樁以後,風機本身就有人工魚礁的效果。」

「這裡面都是(魚網),不可以靠過來,不可以靠過來,我已經報案了,叫外國人賠給你啦。」任憑漁民焦慮地呼喊,對面的拖曳船仍拖著平台工作船執行任務,這裡是雲林外海域,他們是能源公司的工作人員,漁民指控,鋪設在海裡的漁網全被扯破。

漁民李平順:「你看,有沒有,整尾爛光光,正常魚你看看,這是正常的魚嗎?你看,整個都爛的,爛光光,你看這都白了,你看,翻白了,整個絞壞了。」兩個多月來,不只漁具被破壞,抓上來的魚很多不正常死亡,漁民懷疑,起因正是離岸風電機的建設,政府全力發展的綠能產業,卻一步一步,威脅他們的生計。即將蓋在雲林外海的能源公司,來自德國,巨大的零件,機艙還有葉片陸續從海外抵達台灣,預計2021年三月轉動。

記者林彥汝:「現在我們所在的地方是在雲林的外海岸,大約是3海哩的地方,而這裡即將要蓋大約是80座的風力發電機,不過這裡剛好是漁民世世代代捕魚的地方,也因此現在他們擔心,可能這樣的設置作業,會影響他們的生計,也可能會有破壞生態的疑慮。」

漁民許秦源:「能源局長你有聽到嗎?不是說要停工嗎?要協商嗎?」漁民沈登南:「這都是我們的漁區,現在都在這邊作業,能源局局長答應不能做,都在偷做,都在偷時間,是怎麼樣啦,沒有漁民的存在了嗎?」漁民李佳泓:「有抓到魚嗎?沒有半點東西啦。」漁民沈登南:「現在是三牙,那如果冬天,這邊都抓白鯧、竹午魚、烏魚,烏魚就在這邊,這裡是正港的烏魚場。」

以往大豐收的季節,卻反常的一無所獲。漁民:「你自己看啦,漁民要怎麼生存啦,沒辦法生存了啦,惡質的公司啦。」能源公司開發部總監曾葳葳:「其實在海上作業施工期間,那是有影響,那是一定無法避免的,任何的開發行為都一樣,外海的影響一定比較大,那所以我們在,因為漁業署其實有個計算公式的,就我們採用那個計算公式,而且把我們風場之外,還加大那個風場的這個影響範圍,所以讓整個補償金可以提高。」

攤開地圖來看,包含雲林在內,能源局列出36個潛力風場場址,主要集中在中部西海岸,高達六成位在彰化,未來苗栗到南邊雲林間的海平面,將出現超過700支風機,預計2020年離岸風電設置目標為97.6萬千瓦,2025年目標則為570萬千瓦,帶動投資額超過新台幣1兆元,產值超過新台幣1.2兆元。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邵廣昭:「海域空間要規劃,就是要哪一個海域適合去,是以能源為主最優先,還是我們今天漁民抓魚優先,必須要把根據我們台灣四周海域的特性,先去做生態背景的了解。」

台灣發展風力發電是零經驗起步,雖然改善空汙、減碳非核是當前課題,但國家重大建設發展更不能犧牲海洋生態和漁民的漁業發展,這場綠色能源革命勢必為政府留下歷史定位,面面俱到,才能共存共榮。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