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單一市場 鳳梨面臨產銷失衡危機

林彥汝 徐弋桓綜合報導  / 台北市

最近國內刮起一股吃鳳梨挺台灣的愛國旋風,卻也凸顯出產銷管理的問題!台灣鳳梨最大的市場是中國,導致中國市場一關閉,鳳梨就生產過盛、恐怕出現崩盤的情勢。有學者建議,農產品應發展更多元的運銷市場,避免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上。

放眼望去,遼闊繽紛的彩色鳳梨田,令人讚嘆,台灣中南部各地,都有農民大面積栽種鳳梨,每到3到5月成熟期,是農民最期待的時刻,如今卻成了煎熬,農民,這個這個可以摘了,這什麼種的啊,這金鑽,走進鳳梨田,農民細心巡視,把關品質,這是最上等的金鑽鳳梨,過去銷往中國,人人搶著要,但這條產銷之路,卻早就埋下隱憂,農民:「政府若是政策還不改變,這樣我們這些果農都會死,你看屏東整個鳳梨種多少,你鳳梨量已經過量,不外銷,這些農民慘了。」

2月26日,中國海關總署突然宣布,台灣鳳梨多次檢出有害的介殼蟲,3月1日暫停輸入,這顆震撼彈,讓鳳梨產銷亂成一團,16年來,台灣鳳梨外銷中國的數量,成長258倍,高達97%輸往中國,產值超過台幣14億元,誘人的龐大市場,讓台灣陷入套路,越來越深,農產運銷作家焦鈞:「我很早就提出預警,在2019年的時候,台灣的鳳梨出口,其實已經達到一個,異常的高峰跟增長速度,它所有的增長都集中在一個地方,就是中國大陸市場,所以這當然是,不符合貿易常規的狀況。」

政府再度動員民眾的愛國心,全民吃鳳梨,同時推廣加工製品,這一招或許短期撐住市場,但接下來,鳳梨盛產將出,價格崩盤的恐慌,已經瀰漫在農民之間,過度依賴中國的代價,已經浮現,台大農業經濟系教授雷立芬:「政府會不會幫忙先去找,國外的市場,把這100公噸的話,就把它賣出去,但現實情況來講,在很短的時間,要把這100公噸賣掉的話,確實是有困難的,所以這是我剛剛講說,當他知道產量會超過需求的話,可是他能做的事情,還是相對有限。」

農委會統計,2019年台灣鳳梨產量高達43萬公噸,但弔詭的是,專家發現,早在2003年,產量就超過43萬公噸,但過去外銷量多半只有5千公噸以下,為何當時,國內有辦法消耗,40多萬噸的鳳梨,這回卻沒有辦法呢,專家認為,這凸顯的是,政府對鳳梨產量的掌握不精確,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政府單位,或說在種的農民,都一定要有風險概念,那不是每一樣作物出來,都一定有銷路,這部分的話,後續的市場通路,除了中國之外,我們也輔導到其他的國外市場,分流分散市場。」

政府積極拓展外銷市場,其中在日本獲得好評,但教授建議,要掌握產銷狀況,仍舊得從根本著手,比較在農民下游這個部分,台大農業經濟系教授雷立芬:「販運商的部分,合作社的部分,政府也都能夠做一些盤點,至少這個產量過剩的時候,政府要去媒合,也比較容易去媒合。」每一顆果內飽滿鮮甜的鳳梨,都是農民的心血,號稱水果王國的台灣,這回卻因為中國閉門,導致產銷失衡的災難,政府勢必得記取教訓,危機才能成為轉機。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