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集團破產重整 考驗中國晶片發展

紫光集團破產重整 考驗中國晶片發展 | 華視新聞

林柏樫 梁碩文 翁英修 報導  / 中國

曾誇口要買下台積電,吃下聯發科的中國紫光集團,今年7月因為不能清償到期債券,已被債權人之一的徽商銀行,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曾經以中國晶片龍頭之姿,試圖收購美國晶片製造商美光,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原因在於紫光過度併購,債務槓桿過高,加上美國和中國掀起科技大戰,讓紫光面臨營運障礙。而紫光的背後,或許也反映中國積體電路發展的挑戰。

「美國人根本不用緊張,我們離你們還差的很遠的。」一語道破中國半導體產業,與「先進」兩個字的遙遠距離。中國紫光在2014到2016年間崛起,靠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拿到第一期大基金,總計規模達到1387億人民幣,相當於6095億台幣。

當時的紫光集團,不但宣稱要跟國內最大的IC設計業者合作,同時也曾發下豪語要買下台積電,吃下聯發科。紫光集團從2015年來,就跟我國的封測場分分合合,先是打算入股封測廠力成,同年12月更打算跟矽品和南茂策略結盟,但這些入股案都沒有成真,之後拿到矽品和日月光蘇州廠各30%的股權,沒想到2019年又通通釋出。

除了垂涎台灣,紫光更想要收購美國DRAM大廠美光等,但多數都以失敗收場。儘管如此,紫光依然繼續當全球買手,以獲取技術。人才匱乏、技術不足,只好靠融資,再收割,就怕花錢沒有買到真正核心技術,反而踏上負債、流動吃緊的深淵。

紫光最大的問題就是,它並沒有體認到半導體的屬於高門檻、高風險,覺得只要透過傳統的方式,去收購整個國家來挖角人才,甚至竊取技術,就可以使得半導體供應鏈建立起來。曾經的晶片土豪在2021年7月,因為不能清償到期債券,而被債權人之一的徽商銀行,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背後或許也反映中國半導體發展。

在一些核心的晶片,包括EDA或者是FPGA,都是由美系的廠商所掌握,因此中國在2020年1月至10月間,創建5.8萬家半導體公司,平均每天約200家,看準的不是財務,而是關鍵技術,只是進展緩慢,幾乎沒有減輕對外國晶片的依賴。未來會不會扭轉?紫光將是一面鏡子。短時間來講,它可能有辦法透過財務操作,去維持或穩定住一定的局面,但是長期來講,靠著紫光要去建立中國所謂半導體的自主供應鏈,甚至要稱霸全世界,看來是緣木求魚的事情。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