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罩一套 成全國指引|市場防疫 借鏡基隆|華視新聞雜誌

吳衣璇 採訪/撰稿 李柏儒 攝影/剪輯  / 基隆市

台灣歷經嚴峻的疫情風暴,至今民眾依舊籠罩在病毒威脅和群聚感染的陰影下!而隨著DELTA變異病毒株,持續在全球擴散,攻入台灣,各縣市的防疫工作,也面臨更大挑戰!位於大台北首都生活圈的基隆市,在雙北爆發疫情時,壓力特別大。但基隆採取了哪些方法,快速阻斷疫情呢?

最值得各縣市借鏡的,就是基隆的「市場防疫措施」。像是在五月中疫情爆發之際,就採取「預防性休市」,只要有確診者足跡經過,就休市14天。另外,基隆還擁有北台灣最大的批發魚市場「崁仔頂」,在這裡就首創了「雙罩一套」的作法,不論攤商或民眾,都必須戴口罩、面罩加上手套,之後更被指揮中心、納入全國批發市場防疫指引,嚴謹的規範、加上攤商的配合,來看市場防疫模範生、基隆市,是怎麼做到的。

一箱又一箱的A級漁貨,從大貨車上卸貨,深夜兩點,基隆崁仔頂燈火通明,來自各地的料理人、饕客,齊聚在孝一路上。不到10秒鐘時間,糶手和客戶俐落完成交易,老闆按計算機數錢的手、沒停下來過。崁仔頂魚市又被稱作夜間限定版的台版築地市場,是北台灣最重要的漁獲命脈,占全台漁獲量五成以上,日漁獲量約15噸,本土疫情爆發之際至今,人流照樣川流不息,這裡能做到「不封市、零確診」,關鍵在哪?

林右昌基隆市長VS.吳衣璇記者說:「崁仔頂的這個漁市,是這個北台灣最重要的一個漁市,然後人是四面八方來,那而且它是一個開放性,那所以我們實施雙罩一套之後,設了管制站,包括妳看到我的身上,這個手套面罩加口罩,那就在這個地方進行實聯制,很多民眾是記得要戴口罩沒有錯,但是我們去採買的時候,特別是在傳統市場,我們民眾買東西,都會喜歡去摸去捏,那其實這會造成一個傳播的一個媒介,那另外就是面罩這個事情,也加強口部跟人的一個,接觸的一個隔絕」。

基隆推出雙罩一套、提升個人防護,彌補不能維持社交距離的不足,再派市府派公務員,從6月8號起,每晚深夜值班,站崗巡邏。吳衣璇記者說:「基隆的崁仔頂漁市,呈現一個井字形的地理位置,出入口多達10處,因此管制上非常的困難,市府因此想方設法,留住了孝一路的頭跟尾,兩處精華的出入口,再加上這個實聯制的使用,確保落實實聯制」。

林右昌基隆市長說:「你要處理人是最困難的事情,所以你一定要有效的管理,有效的管理要有一套機制出來,像我們的處長,我們這些參議祕書區長,為什麼要盯在這邊,就是讓大家覺得說,市政府是認真的,市政府真的要這樣子幹,那他們就會配合,人要在對,你人要在,不然你用這個所謂的科技監控的事情,欸老百姓看到,欸沒人啊,所以大家無感,無感他就會鬆懈,所以你一定會失敗」。

市長說的是,台北市在六月初推出的傳統市場即時影像監視,不分流,用燈號顯示人潮流量,要民眾自律分流,但僅僅上路四天宣告無效,科技防疫終究不敵見面三分情。黃健峰基隆市產業發展處長說:「你說會不會有人要逃要跑有,但是我們路中間也會有人巡查,所以他如果沒有雙罩一套的話,他還是會被取締」。

蔡馥嚀基隆市產業發展處海洋事務科科長說:「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我們一天可能要站,兩邊都要八個人,然後還有警察,因為有時候需要警察陪我們去巡邏,開單取締」。

彭瑞祺崁仔頂協會會長說:「那些散客是最難溝通的,散客最難溝通的,有的認為說我們妨害自由」。

雖有政策、配套,但對做事的人來說不方便,就當場有攤商叫苦。林右昌基隆市長VS.魚販說:「難過啊,不會啦不會,至少我們都沒有休市,謝謝,對啦大家早,市長可不可以不要戴手套,好難算錢對啊我就知道,戴這個(口罩)都OK啦,可不可以不要戴手套,手套最主要是,因為我們這裡生鮮的東西,它很容易變成是媒介啦,最主要是這樣子,所以為什麼說,不好算錢,我知道,不過這個請大家稍微辛苦一下」。

走出辦公室宣導防疫,能發現還是有人存僥倖心態,正是防疫難為之處,市府統計共開出45張罰單,但成效已經足夠讓崁仔頂暫時守住。林右昌基隆市長說:「這是一個開放性的一個市場,跟台北那個什麼濱江跟環南,是完全不同的狀況,這個更複雜,所以我們那時候就一個想法,其實基隆的崁仔頂的市場,能夠管得好,其實全台灣的市場,沒有一個說管不好」。

害怕休市帶來的經濟影響,不容許出現一個確診者的壓力,也套用在一般傳統市場裡。林右昌基隆市長VS.記者說:「對那是晚上是凌晨,我們去看那個崁仔頂的漁市場,那現在帶你來看的是,白天我們的博愛市場,那這邊也等於是我們基隆人的廚房,這邊嗎這邊」。

距離崁仔頂不遠的仁愛市場,是白天基隆人必逛的去處,一天三餐都能在這裡解決,也不敵疫情入侵。6月9號,一名攤商確診後,接連出現感染案例,休市了19天。賣蔬菜火鍋料的劉先生,在端午節前夕篩檢確診,劉先生仁愛市場攤販說:「這裡整個封起來,就是那邊有人確診,然後整個封起來,後來我們就去中正路那邊篩檢後,才知道說這邊好幾個都確診,那時候篩檢才知道說我有確診,不然我本來人都好好的,一樣照做生意沒有感覺,你是被那一攤感染到的嗎,不知道,你有跟他接觸嗎,沒有」。

一度命危,血氧掉到剩80,65歲的劉先生,幸虧撿回一命,七月底再度回來做生意,他的女兒也一起幫忙接手,劉小姐仁愛市場確診者攤販女兒說:「我們,我來幫忙的時候,7月1號我就打疫苗了,因為打完疫苗之後,客人也比較願意進來了,都聽到說市場都有打疫苗了,就比較願意進來,然後第二就是,14天的PCR篩檢對,滿確實的嘿就是很確實的,就是每一個人都是陰性,才能來做生意這樣子」。

即使八月中疫情趨緩,仁愛市場人流已恢復六成,宣導防疫儼然成為習慣了。其實五月底,市長就曾經拋下重話,林右昌基隆市長(2021.5.30)說:「連傳統市場都管不好的話,那四級封城怎麼執行」。

一個月後,七月初,台北市環南市場爆發群聚感染,坐實了林右昌的嚴,能切中要害。林右昌基隆市長說:「那個時候我們發現說,全台灣各個地方管制越來越嚴,所以包括像很多,原本人潮會聚集的地方,公共的場所全部都關閉,可是那個時候人最多的地方是哪裡,就是傳統市場,菜市場裡面人很多人山人海,那所以我們那時候覺得這件事情,太荒謬了,你一方面這邊管這麼嚴,一方面這邊放那麼鬆,那防疫應該是一個標準,而且這的確會是一個破口,因為人那麼多來來往往,而且市場本來就是一個,這個比較容易感染傳染的地方,因為大家不要忘記,像是SARS,還有像這一次的這個,這個新冠病毒,都是一開始從中國大陸的某個市場,開始傳出來,所以怎麼能夠其他地方全部都管得那麼嚴,結果最應該注意的這種傳統市場,反而把它放鬆」。

林右昌在本土疫情爆發之際,5月13日,因為有確診者足跡經過的信義市場,就創下全市第一個休市14天。5月30日,實施身分證尾數分流管制,他坦言,也有市民不諒解,林右昌基隆市長說:「我們在基隆本來一開始,第一個第二個市場開始做休市的時候,有很多攤商是不太諒解的,覺得林右昌為什麼這麼嚴厲,然後人家台北新北都沒在管,你基隆是在管什麼,但後來他們都很感謝我,因為後來我們發生了一些確診的案例,然後也有幾個死亡的案例,那所以這個,後來大家覺得說,我們這樣管是對的,然後另外就是,後來就是大家也覺得說,市長這樣做也救了大家」。

但市場防疫並不是簡單的事,除了複雜的人流進出各自有派系外,還牽涉層層轉租,攤位承租者跟實際經營者,根本不同人,過去被低度管理的菜市場,現在要攤在陽光下,一一檢視造冊,執行上提高難度,林右昌基隆市長說:「市場的名冊要全部更新,也就是承租者是一回事,但是實際的經營的是什麼人,要去查,那其實是需要一點時間的,不是那麼容易查說,今天去查,明天就查得到沒有,你甚至還找不到人」。

不僅市府有列冊的公有市場出現問題,還有所謂戶外集中設攤區、流動攤販,甚至遊走在法律邊緣,跑給警察追的,徐先生仁愛市場流動攤販說:「我的本業就是賣加工水果,以前在樓上賣的時候,生意不好有虧損,因為養家活口沒有辦法,逼得要下來賣,警察來趕我就得走,免租金是免但是風險很大,一天到晚心臟快要停」。

黃小姐安樂市場流動攤販說:「我這邊是一個禮拜會來一趟,對其他的時間都跑別個地方的市場,哪裡例如桃園啊大楠啊,因為我這個是賣小菜的東西,所以我都要隨時流動式的攤販,我一定要隨時跑,貨才會跑得快」。

王泓四仁愛市場自治會主委說:「因為臨時擺攤,那個是不屬於合法的,那店鋪它本身它是屬於私人的店舖,不屬於市政府管轄,但是這次市政府他也強制把它納入,納入匡列起來,通通把它篩檢打疫苗這樣子」。

流動攤販出沒不定,找人得守株待兔,市府光造冊就花不少時間人力,天羅地網追名單,一手開單取締,一手協助打疫苗篩檢,林右昌基隆市長說:「流動攤販我們是為了什麼,我們其實管他,是為了幫他打疫苗,平常這個流動攤販,就是會在法律的邊緣嘛,那所以那個時候我們怎麼樣,去找到那個名冊,那個也是有眉角,因為那個攤位常常在換,那所以我們是由衛生局的同仁,搭配著警察同仁,然後是在什麼時候,在他們在賣菜的時候,實際在經營的時候去到現場,然後那個就跑不掉啊,那(如果)沒有共識,很簡單啊,我們就繼續封下去啊,封到有共識為止,那其實這就是一個決心啦」。

基隆是全國第一個,只要有染疫足跡就封閉市場的縣市,雷厲風行的經驗或許值得借鏡,但凸顯的也是疫情管控與人權自由之間的拉鋸戰,在在考驗著人性。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