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永續之路|前進金門 守住海岸最前線|華視新聞雜誌

蘇韋宣 採訪/撰稿 盧松佑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您有多久沒造訪金門了呢?金門距離台灣本島3百多公里,搭飛機只需要花一個多小時。而最美的觀光資源,就是金門的海岸線。但您知道嗎?近年來因為嚴重乾旱,加上風吹沙侵害,金門沿海的防風林維護困難,也導致海流侵蝕,海岸崩塌等問題更為嚴重。從2021年開始,民間團體慈心基金會,開始引進技術,在金門啟動大規模的植樹行動,希望為前哨之島,逐步打造綠色長城。不過金門的海岸危機不只如此,與金門隔海相望的廈門,日夜派遣船隻,跨越中線抽沙造陸,同樣對金門海岸造成巨大威脅。該如何堅持守護,打贏這場環境保衛戰,一起來看。

機上空拍金門,從高空俯瞰金門,碧藍海水和金色沙灘環抱,島上一片青蔥蓊鬱,看似美麗的生態,實際上長年承受東北風和洋流的侵襲,環境面臨嚴峻挑戰。金門斗門社區,位在金門東北部的金沙鎮斗門社區,原本依賴聚落附近的防風林抵禦風沙,不料2016年莫蘭蒂颱風肆虐,老樹一夜全倒,至今地面仍裸露著紅色沙土,寸草難生。

77歲的陳添進,在八二三炮戰時年僅11歲,對防空洞記憶猶新,也親眼見證戰火對大地的殘害。斗門社區協會總顧問陳添進說:「八二三把榕樹的頭,挖一個坑道,土洞在下面。上一次颱風垮下去,垮下去以後榕樹意就死掉了。」

斗門社區協會總幹事范姜輝說:「樹幫你擋風犧牲掉了,我們需要種一批新的來撐住。早期沒有樹的時候,風一來就是房子掀屋頂。植物也一樣,風吹它會一直晃,一直晃它根就不著根,沒有辦法生根樹就長不大。」

金門全境平坦,無力阻擋東北風吹襲,年降雨量不到1100公釐,加上日照強烈,種種條件不利植物作物生長。造林是滋養這片土地唯一的途徑,因此在2021年底,政府和民間攜手合作,由慈心基金會引進獨特的水寶盆技術,要把綠樹種回來。

慈心基金會種樹專案總監程禮怡說:「在金門幾乎完全沒有雨水這個條件下,盆子裡面有一根導水繩,然後導水繩毛吸現象慢慢地去補水,所以它的每一滴水,都是在樹根被樹所利用。只要有一點點水氣,比方清晨、黃昏、下雨的時候,還是可以自己供應水。」

半年來,斗門社區的樹苗存活率達到八成,水寶盆造林計畫,讓金門的土地出現一線生機。採訪團隊繼續搭船,前進位於金門本島西南西方、距離大約十分鐘船程的小金門烈嶼,島上西北側的上林海灘,植樹團隊正準備擴大行動,在1.5公頃的沙灘上種下3750棵樹,打造綠色長城。

金門林務所工作人員周以文說:「抓出水寶盆的距離,引水繩的裝置另外一端就在土壤球根,直接把植物埋到裡面,就可以把植物固定在水寶盆的位置。現在就是實施水寶盆的灌水作業,利用水寶盆上面兩個孔洞,將水注入水寶盆裡面。我們剛剛種的時候,繩子是乾的,保持球根的溼潤,不至於乾燥讓幼苗死亡。」

程禮怡說:「因為金門島不大,不管在哪個位置,受海洋的衝擊都很大。所以如果沒有足夠的樹林,來保護社區的話,他們就非常地容易遭受風沙的衝擊。」金門林務所所長鍾立偉說:「這裡的海岸,跟金門多數海岸一樣都是沙子,其實沒辦法有效地維持水分。這邊有一大堆蚵殼,又緊鄰海邊鹽分又很高,這樣的地形,能夠適生的植物是有限的。因為排雷把地被植物清光,要重新造林是相當困難的。當海岸的防風林帶有破損,東北季風就會從那邊進來,這幾年雷區排雷過後,我們發現很多緊鄰雷區的村莊,風沙明顯變大。」

長年的風沙侵襲,對金門帶來的考驗不只如此。在金門縣環境教育學會的帶領下,採訪團隊前往金門本島東側的田埔水庫,向著海岸前行,沿途可見海漂垃圾滿目瘡痍,樹木更是乾枯一片。金門縣環境教育學會成員陳西村說:「水黃皮是我們之前造林種的,可以看到它因為風吹得很嚴重,而且含有大量鹽分土壤又太乾,種了應該有五、六年以上,但它到現在都還長不高。還有種了草海桐,這邊可以看到幾乎都死掉了,環境不好那邊也是一樣。」

越過荒蕪的防風林,田埔沙灘的景況,更令人怵目驚心。陳西村說:「這棵樹至少三、四十年的樹齡了,這個位置才是它比較正確的位置。這邊還有一層沙有一些細根,流失嚴重從這邊就看得出來,它表面沒有什麼光澤,鬚根全部枯掉,一折就碎掉,因為裡面完全都乾掉了。這邊早期也曾經被掩埋過,現在有一些慢慢往下露出來了。」

鏡頭一路追蹤,來到金門南端的新頭海岸,發現風吹沙的威脅步步緊逼。記者蘇韋宣說:「受到強勁的季風影響,金門的風吹沙十分嚴重,就在金門南端的新頭海岸,可以看到,強風已經把沙土,帶到後方的馬路上面,直逼不遠處的伍德宮。」

海岸危機迫在眉睫,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系副教授黃偉柏團隊,在2021年啟動監測計畫,比對2009到2019年的錄發現,此處海岸線最大退幅達到16.5公尺,而且持續侵蝕中。台灣海大河海工程系副教授黃偉柏說:「106年有個整體海岸管理計畫,海岸侵蝕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是它是自然演變的,我們要尊重大自然的變化維持現況;另外一種是因為海岸開發,造成侵淤失衡,那我們就要用工程去介入。」

觀察金門的海岸線,指標地點還有知名的北山斷崖。記者蘇韋宣說:「位在金門西北方的,古寧頭北山播音站,可以看到後方的沿岸陸地,不斷有大面積的岩石崩落,而成因可能是潮汐或是自然風化,等多重影響,但至今仍然沒有辦法確認。不過就在距離約五十公尺的地方,民眾農田近在眼前,面臨海岸退縮的危機,岌岌可危。」

金門縣政府工務處科長陳全和說:「它的崩落是漸進式的,有的從基腳侵蝕,有的崩落下來。那些黑色的石塊,是更早之前崩落的。」北山斷崖,位在金門北岸,距離中國廈門僅有十公里,光是肉眼就能見到對岸的高樓大廈。採訪現場,播音牆正放送熟悉的鄧麗君老歌。勘查過程,我們還發現遠方海面上,疑似有中國抽沙船蹤跡,造成金門北端海岸更嚴重的人為災害。

陳全和說:「因為沒有具體的數據,很難去評估那邊到底抽多少海沙,會影響這個海岸,他們抽沙,應該是因為翔安機場的建設計畫。現在我們看到這一帶,有時候會被跨界越界,我們海巡單位會取締。」

台灣海大河海工程系副教授黃偉柏說:「早期有看到他們挖沙的痕跡,我們發現這樣的現象時,在查扣的這些船裡面,上面就全部都是海沙。我們也可以從望遠鏡看到,他們一天到晚在抽沙子。」

中國越界抽,衝擊漁業與生態,更對金門海岸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鎖定北山斷崖的海岸變化情況,海大監測團隊進一步比對衛星影像歷史資訊,卻陷入調查困境。黃偉柏說:「早期戰地政策未解除,軍管時代沒有什麼監測資料,當地民眾跟我們反映會說,他小時候看到沙灘是什麼樣,問題我們沒有那部分的資料。衛星影像可以看到,比較早期的影像,但是在金門不見得適合,金門潮差很大地形又緩,變化的幅度可以五百公尺在跑。」

監測計畫改以精密儀器,觀察波浪潮差變化,記錄海中沙石的流向,同步實拍地景照片,來對照地貌演變。透過海面上下,兵分兩路地監控,掌握斷崖崩塌情況。黃偉柏說:「這個就是北山斷崖,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側,植物從2013年到2021年,整個環境是一致的。在形態上看起來是一樣,但是因為這個沒有辦法量化,沒有地形測量海裡的沙子怎麼跑。」黃偉柏說:「現在的環境在面臨氣候變遷,我們必須了解與災害共存。海岸不可能永無止盡地,像無敵鐵金剛一樣,把它整個都防起來,那就變得再也碰不到水了。」

學者觀察發現,金門海岸沿線,南端海灣,因為港口、機場等人為設施造成侵蝕,監測團隊建議以少量工法,就地取材維護。而北山斷崖屬於自然崩塌,變化幅度不明顯。依照內政部整體海岸管理計畫,以保持地貌原狀為原則。

黃偉柏說:「就當地的民眾來講,絕對會有直觀上土地的流失,這中間要協調跟教育與溝通。可能要再以某種方式補償,因為他畢竟是合法使用,是他的土地,根據國外的很多經驗,像這樣溝通的,都需要長達二十年、三十年。」

台灣四周環海,與全球氣候的脈動息息相關,但是過去對國土海岸的管理及認識少之又少,導致如今難以掌握沿海土地的消退危機。而面對風力、海浪和人為開發的多重夾擊,走過歷史、文化、與戰地洗禮的金門,該如何在生態環境這一關,取得永續和平衡?海岸管理的新思維,又如何應用與發展?此時此刻,正是省思與行動的起點。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