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vs.語言 雙贏?雙輸?|失速的雙語列車|華視新聞雜誌

徐敏娟 採訪/撰稿 張書堯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2030年雙語政策,在國中小教學現場,帶來對老師和學生的衝擊,接下來繼續探討,雙語政策對台灣的高等教育,產生什麼效應。為了爭取教育部的補助,不少大專院校都要求各系所,把很多學科改成了英語授課。這下子問題來了,像是漢學課、微積分,採用全英語授課適合嗎?老師有足夠的教學能力嗎?學生們又能否聽得懂呢?會不會最後演變成,專業和語言都沒學好的雙輸局面呢?

時間一到,上課鐘響。講台上的大三學生,正在進行團體報告。不只台灣同學,還有來自新加坡的學生,用英文各自做各國水資源政策的簡報。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立剛說:「很多國家都應該加入一起做這件事,不只有台灣或只有新加坡。」

授課的政治系副教授陳立剛用英文講評,這一堂是東吳大學政治系開設的全球公共政策學科。東吳大學學生鄭淑方說:「主題是全球化我滿有興趣的,全英文授課,我本身對語文就很有興趣,很想嘗試全英文授課的環境。」東吳大學學生劉櫂維說:「英文程度變得非常好,透過這堂課。需要去發表,需要和同學對話,其實英文在無形當中就會進步。」

2013年,陳立剛率先在課堂中,開設全球公共政策EMI課。EMI,是指在母語非英語的國家,以英語作為主要語言教授學科課程,他想帶領學生走向國際,但學生買單嗎?

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立剛說:「準備了一、兩年時間,因為要講什麼主題,內容是什麼,還有本身語言的訓練,都要重新複習加強。當時是孤軍作戰,很多教學的方法,都要自己去學線上學。2013年或2014年開始,做這樣英文教學的工作,那時候是覺得對學生有幫助,一開始學生人數不多,在能不能開成課的邊緣,這學期將近45個,我記得是43個同學算滿多的。」

走過將近十個年頭,陳立剛用國際通用語言英語授課,打破國籍和族群,讓外籍學生也能上課。法國籍學生Juliet說:「顧慮到我的中文,我只能選英文授課。老師的教學方法非常好,讓這堂課對我而言,可以和台灣同學討論,也可以和新加坡同學討論,所以非常有趣。」

陳立剛說:「台灣的學生,感覺上出去留學或遊學的機會越來越少,這樣的落差必須要填補起來。怎麼填補呢?用EMI教學,把很多國際學生邀請到東吳,邀請到我的課堂,讓他們跟我們的學生能夠互動。我的課堂,就是一個小小的國際的模擬課堂。」

EMI上課,希望幫助學生提升英文程度,和教育部推動的2030雙語政策,不謀而合。

台師大教育系教授林子斌說:「現在在下雨,部分同學可能會遲到,但我們現在要開始上課,今天我們要上的,是如何收集數據資料。」台師大教育系教授林子斌,開設的必修課教育研究法,上午是英語授課。到了下午,另外有中文課程。

台師大教學發展中心管理師徐芝君說:「就是EMI英文授課,下午就是CMI中文授課。這門課很重要,因為接下來會有些專題研究的課程,他們研究就必須要學好。所以如果他們自己可以選,要用哪一門授課語言學習,就會讓每個學系的課程架構,都會至少有18個學分是EMI課程。不管是對學生或對老師,其實都是滿大的挑戰。」

執行雙語政策,教育部編列31.58億元經費,希望大學雙語課程達到高標。包括2022年,選出4間重點培育大學和41個重點培育學院,2024年,成立3個雙語標竿大學和18個雙語標竿學院,到了2030年,雙語標竿大學和學院的數量雙倍增加。

被列為重點培育大學的台師大,目前在教育學院和理工科系成立群組,讓教授相互觀摩如何用英語授課。

台師大教育系教授林子斌說:「在大學要去說服老師,我覺得這個部分跟國中小比,難度其實都滿難的。因為我們要說服老師,尤其又在沒有給很高的誘因下,不管是國中小老師或是大學教授,他為什麼要轉換他教學授課的語言。而且在大學另外會面對到的問題是,到底哪些科系適合哪些不適合,有沒有因為這樣會不同。這跟國中小一樣,國中小有沒有哪些領域,本來就不應該做雙語教學的,像我看國中小就覺得,你國語課、國文課不用做雙語。」

究竟哪些科系是和英語授課?2022年6月,淡江大學中文系,徵聘專長是文字學、訓詁學和聲韻學的中文系教師,卻要求要有全英語授課能力。教漢學卻得說英文,引發討論。教育部高教司專門委員曾新元說:「大學雖然授與EMI課程,但是它的本質上,還是在傳授專業的科目,不會要求各個學校聘用大量英語老師。中文系的部分,理論上當然就不適合用EMI做教學。EMI課程開設的多寡,並不會影響補助與否。學校的支持措施,跟學生的英語能力是否達到標準,才是將來有機會經過審查,獲得補助款的主要方向。」

記者徐敏娟說:「教育部,在大學的雙語教學目標當中,希望在2024年要有20%的大二學生,修習20%的全英語課程,另外還要有四分之一的大二學生,必須要具備B2的英語能力。」

現行大學院校使用英語授課的比例只有1%,和願景目標差一大截,時間也剩不到8年。我們實際到大學校園,聽聽大學生怎麼想。東吳大學學生說:「英文沒有到很好,所以就怕跟不上。」東吳大學學生說:「英文不怎麼樣的話,就比較不會想要去挑戰自己。」

台灣大學研究生王同學說:「真的強迫大家聽英文好像也沒有什麼用,因為我覺得重點還是在於,就這門課能夠學到的東西,而不是說一定要用英文,去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滿沒有必要的。」台灣大學舒同學說:「就是配套沒有做好,直接上路可能會有一些問題。有可能老師的英語教學能力,目前沒有跟上又推政策,強制學生買單感覺不是很好。」

學者擔憂,從小學到大學的雙語政策,訂出KPI,對他們帶來不可逆的副作用,甚至成為文化災難。

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廖咸浩說:「現在教育部提出來的雙語政策,其實叫做全英語授課,就是要我們要一步一步的,把教學改成全部用英文。這是一個災難性的改變,,我有一個朋友在高中教英文,他說他現在在教所謂的英語資優班,裡面大部分學生中文都不好,能讀哈利波特卻不能讀武俠小說。要美國人微積分用中文或西班牙文來上看看,看看他用英文學的效果好,還是用西班牙文學的效果好。這些都是在打基礎的課,現在大學的微積分,被當掉的學生比例其實滿高的,等到改用英文上,那要當掉更多學生。」

台師大教育系教授林子斌說:「要全面的雙語化,除了學校教育之外,整個社會環境能不能配合是一個問題。但要社會環境能配合,還要思考的問題是,台灣雙語化,要改變這麼多個不同世代人語言使用的習慣,這絕對是非常浩大的社會工程。它絕對不是像我們現在想的,好像十年內就可以達到,我覺得這絕對不可能。」

推動雙語教育工程浩大,即使日本從2003年就開始英語教育改革計畫,日本人的英語力仍然落後台灣。最常被台灣人拿來當仿效範本的香港和新加坡,學者直言,是失敗的前車之鑑。

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廖咸浩說:「以全英語授課的政策,結果造成了重大的文化災難。沒有辦法在課堂上學習到,正式場合怎麼樣使用華語,他會有華語優勢嗎?1978年,新加坡做了一個報告,大半人都不可能把兩種語言都學好,香港後來跟進了,出現一樣的問題。」

林子斌說:「新加坡1965年獨立的時候,它就把雙語列為它的國策,大概到1987年,花了22到23年的時間,才讓它全國300多所學校雙語化。本來2040年、2050年,台灣才有可能在這麼長久的經營下,有一個比較良好的雙語環境,其實很難三種語言都好的。香港的兩文三語,跟我們這邊要做的也是很不同,所以我覺得大概沒有辦法,把香港或者是新加坡的方法,拿來台灣做。」

東海大學外國語文系教授何萬順說:「台灣百年來,這是第三次的語言改造大工程。第一次是日本殖民台灣推動的國語政策,國民黨來了推行第二次國語政策。現在進行的第三次,是本土政權自己發動的,並不是受到外來政權強制執行的政策。1950年代,台灣人在文化語言與國家認同是什麼面貌,跟2022年今天是什麼面貌,語言中間有沒有相當大的關係,當然有啊。」

學者憂慮國家認同可能消失,更提出新觀點,雙語可否不設限,包容更多選擇性。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國會聯絡人羅德水說:「全世界不是只有英語系國家,現在教育部推的政策,竟然是學校跟國外的學校做交流,只補助跟英語系的國家。假設現在要跟日本、南韓、越南,或跟台灣很好的立陶宛,這些都沒有補助。」

政府口口聲聲推動雙語,加強國人英語就是增加國際競爭力,事實真的如此嗎?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廖咸浩說:「印度、菲律賓、台灣、韓國、日本,以英文的程度來講,是從印度到日本,但現在我們看到經濟發展是反過來的,英文最差的經濟發展最好。這些非英文國家裡,英文真的是一個關鍵的,一個GDP的。國家所謂的競爭力,英文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何萬順說:「到2030年,距離現在只有8年。小四的家長覺得我的小孩現在成績不錯,將來我希望他去念台大,如果今天他的英文不好,他將來能念台大嗎?會造成教育界很憂心的,就像軍備競賽,把英語從一個單純的學科,變成是像華語一樣,一個學習的工具。強化台灣人英語這件事情上面,先天上的優劣勢,複製在其他所有的學科,更加地強化階級複製跟階級世襲。」

林子斌說:「在政策可以延續的前提下,我相信台灣可以走出一條自己雙語的路,不用去抄其他國家。」被學者稱為台灣史上第三次的語言改革教育工程,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畢竟受到影響的,是正在課堂中,從小學到大學,接受教育的莘莘學子們。

國小學生家長吳先生說:「語言就是從生活學起,我覺得這樣子比較好,不像我們那個年代,填鴨式反而學得很痛苦。」國小學生家長陳小姐說:「滿好的,增加另外一種語言的接觸,看可不可以提高興趣。」

家長希望孩子飛得又高又遠的期盼,伴隨著學者的憂心,2030雙語政策,是接軌國際的助力,還是加深學習差距的門檻。學者口中的軍備競賽,正在全台校園上演,而失速的雙語列車,又將把學生們,載向何方?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