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薪窮忙?傾聽勞工心聲|走過2022 危機與希望 |華視新聞雜誌

Siku Yaway 採訪/撰稿 盧松佑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走過2022年,低薪窮忙是您的生活寫照嗎?主計總處公布,台灣貧富差距創下十年來新高紀錄,許多勞工感嘆,再怎麼努力似乎都難以改善生活處境。而年度勞工大事,還包括東南水泥砸雙鐵,以及台鐵工會發起五一勞動節不加班運動,在在顯示出台灣薪資惡化,與勞動環境不合理狀況。邁入2023年,是否有改變的契機呢?繼續是我們的報導。

2022年4月1日,清明連假前,高雄東南水泥廠,拆除水泥塔工程因擅改工法,爆發施工意外,壓毀鄰近高壓電塔,雙鐵交通應聲癱瘓。新聞片段(2022.4.1)說:「高鐵台南站擠滿旅客,出入口人潮好多,因為大家都被卡住了。」旅客(2022.4.1)說:「應變實在有夠差的。」

不過,承包商的便宜行事,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新聞片段(2021.11.30)說:「叫一下救護車。」職災、工安意外頻傳,反映出勞工長年的困境,辛酸無助轉為怒吼。資料畫面(2022.5.1)說:「南港車站的售票板上一整排,幾乎都寫著停開,還是有少數旅客不知道,往東部沒車搭撲了空。」

社會動盪失衡,也反映在財產和薪資所得上。主計總處公布,2021年家戶可支配所得差距,擴大到6.15倍,貧窮與富有的鴻溝,持續撕裂台灣。台大社會學系副教授黃克先說:「2000年之後,尤其是最近這5年,它是明顯持續上升。我覺得可以再看另外一個數字,就是財稅資料的二十等分,前5%跟後5%之間的差距,那個上升的幅度是更加地明顯。大概在2011年之前,都是在大概100倍以下,可是在這十年,其實一直往上爬一直往上爬,爬到2022年公布的資料,已經到了149倍,這其實是一個滿驚人的數字,顯示台灣其實不平等的狀況,是明顯在增加。」

貧富差距創下十年新高,但有沒有可能,真實情況比政府公布數據還更嚴峻?台大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鄭麗珍說:「如果把資產算進來,房地產、汽車以及其他財產算進來以後,這個差距就不是5、6倍,都會到19、20倍的,所以反而台灣比較值得討論的,是資產的不均。」

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林宗弘說:「貧富差距擴大的情況,是另外一種,有錢人在變有錢,可是窮人變有錢的速度跟不上有錢人,所以貧富差距惡化了。主要是因為房地產,跟股票的價格上漲,帶動的就是有錢人那一端的。有財富的人的資產變大,或是收益變大,租金或者是股利、利息的成長率,高過工資的成長率。」

富者恆富,窮者更窮,低薪窮忙,讓年輕世代的未來,更為黯淡。

住在屋齡50年老宅,和兩位室友均攤房租,25歲劇場工作者芳宇,大學一畢業,就遇上疫情爆發。劇場工作者芳宇說:「超級多份工作,我做英文家教,因為我大學科系是讀英語系,所以做英文家教,英文口譯跟筆譯,然後也教中文,教外國人中文。做表演這個圈子太多不穩定性,所以只能靠自己開源節流,身邊的朋友有遇過,一、兩年薪水沒有下來的,我最久的應該就是半年多,我覺得我們這個圈子都會說,有給就算不錯了。

因為表演工作不穩定,一份薪水不夠用,得身兼多職,才能維持平均月薪3萬多元。芳宇說:「我都很省吃儉用,我現在已經想不起來,我上次買新衣服是什麼時候了。很喜歡去二手市集,撿別人那種五十塊、一百塊的那種便宜好看的衣服,或是身邊的人用不完的保養品、化妝品,自己就不用花到很多治裝費。」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2021年受雇員工薪水,平均年薪67萬元,中位數則是50.6萬元,67萬年薪換算一個月,能拿到5萬5800元月薪,但有68%工根本領不到。芳宇說:「我看到那個數字,我真的是超傻眼,到底是誰在賺5萬多,我身邊沒有人在賺5萬多好嗎,不可能,這是天價,身邊有4萬的人就覺得很厲害。」

台大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鄭麗珍說:「應該台灣要做的是,資產不均的呈現,就會知道差距有多大。不均反應剝奪感,我是底層社會的我永遠翻不了身,年輕世代應該更有感,因為他怎麼賺錢,都跟不上他要去累積的資產。」

工資低,又碰上通貨膨脹,財富累積一代比一代辛苦,台灣財富結構問題,從階級衝突,一路延伸到世代衝突。

台大社會學系副教授黃克先說:「他們比較像是一群Silent Poor,就是無聲的貧窮者,不太容易被大家看見聽見,即便有些人出來說些什麼,也會被認為是好像你不努力,你其實並沒有那麼窮。但是其實他們的處境,是遠較於二十年或四十年前的青年,要更加地嚴峻,就是他們一方面面臨,剛剛講到的大環境,就是說最富跟最貧之間差距非常明顯。中間的60%,事實上他們所得的比例是在往下掉,反倒是最高的20%是往上升,它是成為1.3倍,相較於前一年,現在你在台灣看到累積自己財富的方式,窮人跟富人之間,其實已經有很大的差距。很多時候其實必須靠上一代的接濟,上一代累積下來的土地或是股票,透過這種方式賺錢最快,然後把這東西轉移到下一代。」

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林宗弘說:「台灣的整個經濟成長那麼多的利益,落實到比較基層,這就是形成這種相對剝奪感的一個因素。」扛起下一代的未來,全面解決青年困境,政府不能不出手。林宗弘說:「提高最低工資的提高程度,還有彈性就業的呀。那些相對低薪的勞工,怎麼樣去提供協助,可能必須要先考慮。」

台大社會學系副教授黃克先說:「透過資本所得到的財富,遠高於透過薪資,所以可能在財稅政策上面,需要做這個樣子的考慮。應該要對於透過比較主要謀利的方式,課徵更高的一些稅。相較之下所得或者薪資的課稅,就沒有這麼重要,然後把這些財稅得到的東西,再回過頭去做相關政策上的設計,讓青年在就業上或生活上,能夠更加地有人支持。譬如說生兒育女上面,或者說他們在購買住宅租屋上面,政策上面,政府可以用更多的介入跟補貼。」

而邁入2023年,「薪」情是否能有改變可能?林宗弘說:「我們其實真的要擔心2023年的情況,要做一些政策上的準備,2022年的經濟成長3.7%,3.8%,2023年是不到3%,所以有錢人的收入成長率,也可能會稍微遲緩下來。可是會擔心的是窮的那端,會不會落到更低,或者是說它成長率還是很糟。」

劇場工作者芳宇說:「我覺得我內心一直有一股不甘心,就是在疫情這幾年覺得,自己被奪走了什麼,你再怎麼努力,整個城市封城不能出門,不能進行任何民生活動,你要從何去努力。我想要用盡全力可是無從施力氣,所以說2023的展望,可能就是真的真的等疫情過去,想要看自己用盡全力的樣子吧。」

疫情下,M型化社會,加速轉變為L型化社會,但隨著台灣逐漸走出疫情陰霾,2023年人們仍有期待,向光明前進,力爭自己的未來。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