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危機.烏俄戰爭 影響全球半導體賽局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財經專家丁學文,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議題是,因為美中兩國在科技產業持續對峙,牽動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我們台灣也面臨不小壓力。而政府最新通過的「產創條例」,將如何影響半導體產業布局,來聽專家的分析解說。

幫你讀懂全世界,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丁學文,2023年就已經到了眼前,2023年經濟局勢全世界各種說法都有,但是我們知道產業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從去年開始中美之間在科技的對峙就越演越烈,我在節目中也呼籲過好多次台灣的護國神山半導體,面臨的壓力肯定最大,尤其在去年12月6日台積電宣布,在美國的亞利桑那落地之後,其實對於去台化的爭議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進入2023年呢,我們也很高興看見政府總算開始有了一些動作,首先在1月6日,行政院的經貿辦承認在1月3日已經對WTO世界貿易組織,提出了參與去年12月15日,中國大陸對WTO提出的針對半導體跟特定的服務的爭論解決機制,用諮商的方式參與,當然經貿辦後面也在記者會特別去宣示,它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特定方向,最主要希望保有民主半導體供應鏈的穩定性,同時間在1月6日,我們也看到立法院總算通過了三讀,針對《產創條例》,10之2條還有72條,針對台灣5G半導體電動車特定的研發25%,還有購買先進機器5%會有所得稅的減免,我想這都是對於2023年來到之後,全世界在產業的動盪裡面,看到台灣開始有了一些明確的動作,我覺得這絕對是好事,因為全世界現在隨著區域分化的來臨跟全球化的退位,每個國家都開始針對自己國家長期供應鏈的韌性,或者產業的發展,有了各個不同的動作跟做法。

台灣在2023年到底面臨的局勢會是怎麼樣,單純以產業來看我覺得有一些動盪,當然也有一些機遇,因為動盪跟機遇,本來就是相伴相生的。首先在動盪來看,台灣當然最在意的就是半導體全球的競爭,從中美開始的競爭我們慢慢看到,包括歐盟在11月,包括日本印度都開始要強調怎麼去保護自己的半導體的供應鏈,因為2020年以來半導體晶片的供不應求,曾經讓全世界的供應鏈面臨非常大的困難。台灣的半導體呢本來在先進製程上,占有的比例就非常的高,更是成為眾矢之的,所以半導體去台化,跟台灣到底要怎麼樣利用不管是參與WTO的諮商,或者是台灣版本的晶片法案,怎麼來協助台灣的半導體繼續維持它的競爭力,我覺得這是我們面臨的第1個動盪。

另外第2個動盪呢,當然就是台海的風險,事實上現在全世界都把地緣政治裡面,台海危機列為數一數二的不穩定的因素,尤其在8月美國眾議院的(前)議長裴洛西來台灣之後,我們也看到兩岸雖然表面看起來還是一如既往,但是其實軍事的動作越來越強烈,台海危機有可能是台灣在未來面臨的1個動盪。第3個當然就是俄烏戰爭,到底到2023年,它會怎麼樣去走向一個結局是透過大國之間的協商,或者是沒完沒了的戰爭,也會影響到全世界的通貨膨脹,甚至能源危機跟糧食安全,這3個動盪,我想都是台灣的產業,尤其決策者在現階段,其實心頭上最大的一個陰影。

當然隨著這3個動盪呢,包括我剛才說到的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包括台海危機,還有包括俄烏戰爭以外,機遇呢我們其實在2022年,也看得非常的清楚,過往很多的大國,因為忌憚中國大陸的反應,跟台灣之間的官方來往都非常的低調。可是從去年開始,我們看到美國從眾議院到拜登,對台灣的重視度都越來越強,甚至台灣跟美國之間也開始有一些小型經貿協定的商談,甚至歐洲還把跟台灣的對話提升到部長級的一個過程,所以台灣相對來說,在全球產業的地位也開始提升,這個我覺得對台灣來說,絕對是一個來之不易的機遇。

所以在前面提到了,2023年3個動盪之外伴隨機遇,我們非常亟需要政府有一些比較明確的,不管是中期或長期,台灣產業發展方向的指明,這樣對於現在一個頭兩個大的台灣各個包括科技跟半導體,在面臨庫存提高跟3C的需求降低的同時,如果能夠搭配產官學,還有甚至包括金融機構的一些支持,我相信台灣的產業在2023年,還是可以找到一個比較明確的方向,總而言之動盪跟機遇共存,台灣能不能在2023年,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路,我想我們是非常值得去密切觀察的,以上就是今天我想針對台灣的產業,在動盪跟機遇之間該有的做法,還有給政府點一個讚的看法,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喜歡,我們下次見。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