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求同化異

張世輔 李中恩 報導  / 台北市

  根據香港媒體報導,中共又將在十月雙十節期間進行軍事演習,這個消息在我方新聞局長前往聯合國進行駐聯宣傳之際發布,的確令人感到遺撼,不管這個消息是否正確,中共對我一貫採用的文攻武嚇,與和戰兩手策略顯露無遺,兩岸開放了八年以來,從對立到交流,再到現今的絕對緊張,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又應該如何化解呢?

 

  最近,隨著各黨各派總統候選人的相繼出爐,以及一連串的造勢活動,使得選舉成了國內民眾最關心的議題,其中一直呈現僵局狀態的兩岸關係,是大家熱烈討論的話題,無論是「生存」與「發展」,或是「主權」與「安全」,都有孰先孰後、孰輕孰重的爭議,不過在對岸中共的眼裡,我們被迫只有一種選擇,那就是要生存就不要發展,要安全就不要主權,一連串的文攻武嚇,都是在傳達這個訊息。

  中共漠視兩岸分裂分治的現狀,跟不承認中華民國存在年的事實,一直是兩岸關係剪不斷理還亂的根源,當兩岸都宣稱一個中國、和平統一的時候,中共卻不斷以武力進行恫嚇,當我們為求生存跟發展,拓展務實外交之際,中共卻指控是在搞兩個中國跟一中一台,兩岸在碰上政治議題的時候,歧見之大,誤解之深,只有雪上加霜。

  今年九三軍人節,李總統在慶祝大會致詞的時候,兩次強調雙方應回到年初,李六條跟江八點的共識基礎,以民族大義,發揮中國人幫助中國人的精神,務實的達到求同化異的目標。隨後,連院長也提出先求同、再化異的論點,希望兩岸能夠重開協商之門,加強各項交流。事實上,自從兩岸開放交流八年以來,我方基於同是中國人的利益,始終堅持交流的原則不變。

  短短的八年,兩岸從無到有,從對立到交流,從各自發展到相依相存,這些互利成果,中共不應該刻意淡化或者是忽略,如此雙方才能在求中同理解,理解中化異。至於要如何化異,學者認為,彈性處理國統綱領,開啟兩岸更高階層的政治性接觸,恐怕是現階段化異的必要途徑。

  上個星期,李總統在接受紐約時報專訪的時候,也透露明年三月總統選完之後,是與中共領導人見面的較好時機,相信這項訊息對兩岸關係的和緩,有正面的助益。兩岸高層除了要化解一個中國的爭議之外,對我方所致力的務實外交,更需要進一步溝通,因為,走出國際空間,是我們長期政經發展的現實需要,絕不是在搞一中一台或是兩個中國。此外,面對台北、北京跟華盛頓的三角緊張關係,我方也應該表明立場,以避免落入美國圍堵中共的策略架構中,才不會給中共有武力犯台的口實。

  明年三月之前,國內有一連串的選舉要進行,此時中共又放出要軍事演習的消息,恫嚇我們,民眾應該以更成熟的心來面對一切,我們不僅要持續做出和緩兩岸關係的善意舉動,更要以穩定的內政跟不斷的革新,做為推展務實外交跟兩岸關係的籌碼,而全民團結,辦好選舉,就是累積籌碼的基礎。

  兩岸關係千頭萬緒,錯綜複雜,短時間要化解雙方歧見,實非易事,因此,雙方除了要以主動的善意和誠意,來體認對方的立場,也應該以耐心和時間,來彌補歷史所留下的傷痕,如此,才能創造兩岸中國人共同的福祉。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