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過疫情 李永得談文化產業發展挑戰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新型冠狀病毒侵襲全世界,台灣疫情雖然獲得控制,但文化產業也受到重創,許多演出都因為防疫而取消,表演者沒了收入陷入低迷。華視新聞推出「為台灣找未來」系列報導,專訪520剛上任的文化部長李永得,提出在疫情趨緩當下,台灣文化產業面臨怎樣的挑戰,又該怎麼走出困境,迎接未來。

蜿蜒浪漫的台三線,又俗稱內山公路總長150公里,橫跨了桃園、新竹、苗栗和新社,沿途都是充滿風情的客家鄉鎮,想走訪客家庄或是來場品茶之旅,走訪浪漫台三線就能體驗豐富的客家文化。優美的客家腔和富有客家人團結精神特色的客家大劇,這些都是文化部長李永得,擔任客委會主委時期推動的。

李永得曾經是自立晚報的記者,還當過高雄市副市長,出生高雄美濃客家庄的他,推動客家文化與傳承不遺餘力,但是受到疫情影響,不只客家歌舞劇表演得喊卡,全台灣的藝文產業都受到嚴重衝擊,也讓520剛接下文化部長的李永得,一上任就面臨挑戰。李永得:「疫情對台灣產業影響,我想藝文團隊也可以算在第一排,因為我們的表演需要觀眾聚集,不管是音樂會傳統戲曲,這在防疫優先的情況下都被禁止,很多藝文團隊將近半年時間沒演出沒收入,最重要的很多劇團本來其實生存就蠻辛苦的,碰到疫情更加困難。」

李永得:「(6月)25日端午謝平安藝文大會,總共邀請了60個團隊輪流演出,讓所有表演團隊沉寂半年後大顯身手,很多觀眾到現場這對表演團體是一種熱身,很多場館也開始開放,我所了解大家都非常振奮。」李永得:「每個國家藝術能量跟國力有正關係,一直活在中國陰影下,大家看到台灣藝術只看到中國藝術,但因為防疫成功在國際上能見度高,藉這個情勢大力推廣,會對台灣有正面的幫助,過去在國際上處境不那麼好藝文能力被低估,未來三年左右是一個大解放的時候,讓國際看到台灣的藝術能量。」

李永得:「我一直強調要藝術發展策略,一,歷史感所有團隊都要有,對台灣的歷史文化發展要有深刻了解,才能在國際上樹立獨特的風格;二,國際感不要自己關門嗨,要把眼光看到國際上去,要要求自己提升到怎樣的規格境界才能進步;三,價值感,我們對生活型態的價值,特別是自由民主當然還有美感都要能出來,最需要創造力不叫新創不叫創新,可以是全新但必須建立在我剛說的三個基礎上,才能看到台灣文化的品牌,只有放在國際的架構上台灣才有共同的目標。」

李永得:「我是從來沒有感覺到病毒距離我這麼進,幾乎到我門口了,這個東西其實也可以講說大家非常幸運,台灣很幸運所以大家生活很正常,比較沒有體會到美國那種封城,改變最大應該是讓我們自己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重新知道自己在國際上,一點都不小、一點都不弱。」雖然台灣文化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但對李永得來說,疫情雖然帶來了低迷但也成為另一種轉機,防疫的成功不只讓台灣人振奮,更讓藝文產業萌生信念,文化也能像防疫一樣,成為一種軟實力,在國際上發光發熱。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