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疾病年輕化? 飲食.壓力不可不慎

採訪撰稿 連昭慈 攝影剪輯 宋佾璋 劉俊男  / 台北市

今年九月,年僅36歲的藝人黃鴻升因為主動脈剝離猝逝,震驚各界。去年11月,35歲的藝人高以翔也因為心臟疾病驟逝,留給外界無限惋惜。近年來,相繼有年輕藝人因為心臟疾病離開人世,讓人不禁質疑,心臟疾病是不是有年輕化的趨勢?哪些人是高危險群?如何自保?來看今(19)日的真相急先鋒。

心臟病年奪兩萬多國人命,如何防猝死?專家教自保。這是藝人小鬼黃鴻升今年九月在「華視」的主持片段,為了節目努力學台語的他,敬業態度人人稱道,但今天9月16日年僅36歲的黃鴻升,卻被發現猝逝在北投住處,各界震驚不捨。士林地檢署檢察官(2020.9.18):「那初步判斷疑似是心血管的問題。」初步解剖判定,黃鴻升是因為主動脈剝離導致死亡,這也讓人不禁想起,2019年11月,35歲驟逝的高以翔,死因也是與心臟功能有關的心因性猝死,年輕生命瞬間停格,留給至親無限哀慟。高以翔父親(2019.11.28):「(高爸爸剛剛說很可惜),那是一定的嘛。」

攤開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心臟疾病排名第二,一年奪走台灣兩萬多條人命。而十大死因當中,就有五個和心血管有關,包括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和腎臟疾病。近幾年,心血管疾病更有年輕化趨勢。林口長庚心臟外科副教授陳紹緯:「幾個會常見的這個心因性的猝死主要有幾個,一個是心肌梗塞,那第二個的話是,主動脈剝離也有可能,那其他包括一些心律不整,再來就是一些比較少見的,重度的主動脈瓣狹窄,瓣膜的狹窄有可能造成年輕人早期的一個猝死。」

心律不整病友陳智佳:「因為心跳會很像,心臟要跳出來這樣子。」44歲的陳智佳,兩年前突然心臟急速跳動到喘不過氣,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自己心律不整,緊急接受治療。心律不整病友陳智佳:「常常就是會在明明靜止的狀態下,跳到130、140下,其實在20幾歲的時候,就陸陸續續會有這樣子的狀況,可是就是到了前年的時候,這個發生的狀況會一個禮拜至少出現可能兩次到三次。」

心律不整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目前智佳每天按時服藥,維持心臟的正常跳動。她回憶,如果當時沒有發現心律不整的症狀,哪一天突然倒下,自己都無法預料。心律不整病友陳智佳:「沒有,心跳你一直讓它過速,就是怕哪天心臟就罷工了,像我還是有遺傳到一個那個高血脂、高血脂,是在20幾歲的時候就是有這個遺傳性的毛病了。」

一般常見的心臟疾病除了心律不整、主動脈剝離還有心肌梗塞,大多與家族遺傳有關,這些疾病都有可能好發在50歲以下的青壯年身上,主動脈剝離是致死率相當高的心臟疾病。根據研究顯示,主動脈剝離的發生,有一半以上是家族遺傳因素,要是家族成員當中有一等親有主動脈剝離的情形,那麼他的發病風險將是一般人的6.82倍。

康寧醫院副院長陳惠濠:「那發現這些病人當中,大概有57%左右的人是有家族史,所以如果譬如說一個病人本身,他的家族有主動脈剝離的話,他要特別注意。」林口長庚心臟外科副教授陳紹緯:「那因為這個主動脈剝離的發作,有一半的病人就是用猝死表現,所以這個疾病是比較容易可能發生在年輕型的猝死,那心肌梗塞主要是冠狀動脈的狹窄,主要原因有幾個,一個是飲食的西化,就是你的食物的影響,那另外就是生活壓力大,運動比較少,所以這個疾病也有比較年輕化的趨勢。 那這都可能造成說,年輕人突然死了。」

不過大部分心臟疾病的病人發病前其實有跡可循,只是容易被忽略。林口長庚心臟外科副教授陳紹緯:「那他可能就會覺得胸口很悶,那這就是早期的徵象,因為他心臟的血液已經沒有辦法供應到它心臟足夠的血量,再來在一些研究已經在進行,就是做一些基因的檢測,如果有基因的異常,可能會做一些預防的措施。」

心臟疾病一旦發作就可能釀成難以收拾的後果,留意徵兆和家族史、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提高警覺多多自保就能降低發病風險,避免無法挽回的悲劇。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