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資源.反造成群聚 無症狀別快篩!

陳璽鈞 張書堯 李宜庭 羅哲超 報導  / 台北市

因應防疫警戒升級,雙北都新增了社區採檢站,也就是所謂的快篩。不過、就怕民眾因為恐慌,全擠去快篩站,反而造成群聚,或是浪費醫療資源,指揮官陳時中一再呼籲,把名額留給真正有需求的人,這樣才能盡早,將傳播鏈和社區做好阻隔,究竟什麼時候該去快篩,什麼時候要去醫院做進一步PCR核酸採檢,請看我們的整理報導。

本土案例爆增,為了圍堵病毒擴散,台北市14號首次設立社區採檢站,短短三天已測出陽性率,超過10%。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到昨天統計的情形是有2274位,那陽性的人數是245人,所以算起來的話,這個陽性率是10.8%。」4月15日之後和群聚感染地區確診者有接觸史或足跡重疊,以及去過萬華區、板橋區,有上呼吸道症狀的民眾,都可以先做快篩抗原檢測,只要15分鐘且全額免費。

而準確度較高的PCR核酸檢測,所需時間比較長,需要1到2天,以有症狀者或是因為要出國必須有相關證明者優先,費用5000到7000元。目前全台至少126家醫療院所,每天可以執行1萬6千多件PCR採檢。台安醫院醫師林謂文說:「快篩基本上就是說把,有可能會感染的高風險,這個族群把他抓出來,那如果快篩陰性的話,也不代表說你一定不會被感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沒有地緣的關係,也沒有接觸史,那又沒有症狀,我想就不要這樣子,這樣子就會擠壓到,這個有症狀的這些,可能性比較高的人,這樣的採檢的資源,因為讓有症狀的及早採檢出來,跟社區能夠隔開來是比較好。」指揮官陳時中一再呼籲,把醫療資源留給需要的人,且社區採檢站、並非沒有風險,就算快篩結果陰性也不能大意,做好自主健康管理,才能杜絕任何傳播鏈的漏網之魚。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