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科目難配合 雙語政策衝擊第一線師生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2030年雙語政策,在國中小教學現場,帶來對老師和學生的衝擊,在大學也帶來影響。不少大專院校都要求各系所,把很多學科改成了英語授課。但是漢學課、微積分,採用全英語授課適合嗎?老師有足夠的教學能力嗎?學生們又能否聽得懂呢?會不會最後演變成、專業和語言都沒學好的雙輸局面呢?

時間一到,上課鐘響。講台上的大三學生,正在進行團體報告。不只台灣同學,還有來自新加坡的學生,用英文各自做各國水資源政策的簡報。授課的政治系副教授陳立剛,也用英文來講評,這一堂是東吳大學政治系開設的全球公共政策學科。

2013年,陳立剛率先在課堂中,開設全球公共政策EMI課。EMI是指,在母語非英語的國家,以英語作為主要語言,來教授學科課程,他想帶領學生走向國際,但學生買單嗎?執行雙語政策,教育部編列31.58億元經費,希望大學雙語課程達到高標,包括2022年,選出4間重點培育大學和41個重點培育學院,2024年,成立3個雙語標竿大學,和18個雙語標竿學院,到了2030年,雙語標竿大學和學院的數量,雙倍增加。

2022年6月,淡江大學中文系,徵聘專長是文字學、訓詁學和聲韻學的中文系教師,卻要求要有全英語授課能力。教漢學卻得說英文,引發討論。現行大學院校使用英語授課的比例,只有1%,和願景目標差一大截,時間也剩不到8年。我們實際到大學校園,聽聽大學生怎麼想。

學者擔憂,從小學到大學的雙語政策,成為文化災難。家長希望孩子,飛得又高又遠的期盼,伴隨著學者的憂心,2030雙語政策,是接軌國際的助力,還是加深學習差距的門檻,學者口中的軍備競賽,正在全台校園上演,而失速的雙語列車,又將把學生們,載向何方?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