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氣候危機 政府推循環經濟救環境

羅立芸 彭冠霖 報導  / 台南市

政府推動「5+2」產業創新政策,其中「循環經濟」的推動、讓資源循環再生,會是未來的趨勢。國營事業台糖、投資循環經濟多年,建立了農業的新典範,接下來就跟著我們的鏡頭,看看他們怎麼把一般人認為的廢棄物、找出附加價值,同時又減少環境汙染!

全國最大的牡蠣殼加工廠,每年幫台灣西部沿海,快5萬噸的廢棄牡蠣殼找到新家,記者羅立芸說:「一般人都認為牡蠣殼是廢棄物但這座牡蠣殼加工廠要讓綠金變黃金。」它們不再孤單地吹著海風,而是要準備華麗變身,記者羅立芸說:「蚵殼粉變成醫材。」

雪花般的蚵殼粉,未來要運用在,包括建材濾材,化妝品和醫材上,循環材料資源永續,還有這裡,現代化豬舍,強調循環經濟,不只有節能的負壓水簾,還自動把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台糖副總經理顧孝柔說:「台灣來講,這個水(來源)真的就是雨水嘛,所以怎麼樣讓它節省,這是最重要的一個目的,我們蒐集了(養豬廢棄物)之後,那當然經過我們(製成)沼渣沼液,最後的廢水,我們還是會做一個回收來利用,那當然是可以拿去洗豬舍,我們其實也有一個滯洪池,這樣子的一個設計,希望在這個循環園區當中,沒有所謂的廢棄物。」

養豬廢棄物,經過處理後產生的沼氣,一年發電230萬度,加上豬舍屋頂的太陽能板,年發電150萬度,等於每年產生380萬度的綠電,減碳2000公噸,不同於線性經濟,商品使用後直接丟棄破壞生態,循環經濟,透過生產消費回收循環再生,達到永續發展零浪費的目標,看似有限的天然資源,誰能慧眼識英雄,把有限變無限,誰就能站穩不敗之地。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