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首頁 | 會員中心 | 加入最愛
即時新聞:
仁川亞運 Menu選單
得牌統計
中華代表隊獎牌數   
更新時間 :
亞運簡介

亞洲運動會
  (簡稱亞運會、亞運;英語譯名:Asian Games,簡寫為Asiad)是亞洲地區規模最大、水準最高的綜合性運動會,代表整個亞洲的體育運動水準。其為國際奧委會承認的地區性大型綜合運動會,由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亞奧理事會)主辦,每四年一屆。其前身是遠東運動會和西亞運動會,第一屆亞洲運動會原定於1949年2月在印度的新德里召開,由於主辦國籌備等原因延至1951年舉行,目前共舉辦16屆。

第十七屆亞洲運動會

  第十七屆亞洲運動會將於2014年9月19日至10月4日在韓國仁川舉行,這是繼1986年漢城亞運、2002年釜山亞運後,韓國第三次主辦亞洲運動會,本屆運動會將成為最後一屆於雙數年舉辦的亞運會,同樣亦是最後一次在世界盃足球賽年份進行之亞運會。2010年10月4日首度公開的仁川亞運吉祥物是三個海豹兄弟姊妹,他們由左到右分別被稱為Barame、Vichuon和Chumuro,指的是風、光和舞,主辦方宣稱吉祥物的選擇也象徵朝鮮半島的和平和穩定。

亞運歷史

遠東運動會
  1912年,中國、日本、菲律賓三國代表經協商後成立了「遠東體育協會」,並於次年舉行第一屆遠東運動會。從1913年至1934年間,先後在菲律賓的馬尼拉、中國的上海、日本的東京和大阪等地舉辦了十屆遠東運動會,最初是每兩年舉行一屆,1927年後改為每四年舉行一屆。前幾屆運動會只有中國、日本、菲律賓三國參加,第五屆開始,印度、印尼、越南亦曾組團參加了比賽。開設的比賽項目有田徑、游泳、足球、籃球、棒球、網球、排球等。1934年,日本堅持把滿洲國拉入遠東運動會,遭到中國的抗議並宣布退出,遠東體育協會宣告解體,運動會亦隨之停辦。

西亞運動會
  1934年,在印度的體育人古魯·桑迪的推動下,印度、錫蘭(現斯里蘭卡)、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四個地區在新德里舉行了第一屆西亞運動會。比賽項目主要有:曲棍球、籃球、田徑等。原定於在巴基斯坦舉行的第二屆西亞運動會,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停辦。

亞洲業餘體育聯合會的成立
  1948年7月,倫敦第14屆奧運會舉行期間,中國與菲律賓的體育人士欲恢復遠東運動會,並與亞洲各國體育人士商討。當時印度體育領導人古魯·桑迪認為遠東運動會不足以體現亞洲體育運動的水準和亞洲人民團結精神,主張創辦一個所有亞洲國家的亞洲運動會。他遍訪了來倫敦參加奧運會的亞洲國家體育代表,並邀請了韓國、中國、菲律賓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召開了關於成立亞洲體育運動組織的籌備會議。會議決定起草亞洲運動會有關文件和章程並確定於1949年2月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第一屆亞洲運動會(因印度國內原因,運動會延至1951年舉行)。1949年2月,亞洲國家體育組織代表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開會議,會上正式成立了「亞洲業餘體育聯合會」(隨後更名為「亞洲運動會聯合會」),1981年改為「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至今。

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OCA)
  是主管亞洲所有體育項目的最高管理機構,於1982年成立,其前身為1949年2月13日在新德里成立的亞洲運動會聯合會。 亞奧理事會總部設在科威特,是國際奧委會所認可的世界五大洲體育協會之一。亞奧理事會的宗旨是促進亞洲青年體育運動、文化和教育的發展,並通過體育宣傳提升國際間相互尊重,善意與和平。

舉辦城市
  亞運會的舉辦城市由亞奧理事會執委通過淘汰制投票得出,即如果所有城市在首輪投票中都沒有超過半數勝出,就將票數最低的城市逐個淘汰,以此類推,直至將剩下兩個城市決出勝負。在投票前,亞奧理事會執委們還要對各申辦城市進行全方面的考察以決定其投票意願。

比賽項目
  亞運會開設的比賽項目由亞奧理事會認可。主辦國可在認可的項目中選擇比賽項目,每屆亞運會比賽項目不得少於11項,除田徑和游泳以外的項目由亞運會主辦國選擇,所設各項目至少須有4個以上參賽隊。而且考慮亞洲不同區域的傳統文化特點,並且為亞洲各個國家或地區的青年提供展示技能的機會及增加亞運會的吸引力,亞運會設立一部分非奧運項目。

報名規定
個人項目:
1.田徑和游泳項目,每個會員組織可報2人(無替補隊員)。
2.其他項目,每個會員組織可報1人(無替補隊員)。
集體項目:
每個會員組織可報1隊,每隊人數不得超過有關國際單項聯合會所允許的人數。
參賽國家及地區。

亞奧理事會會員
  亞運會參賽國家和地區均為亞奧理事會成員,目前亞奧理事會共有45個成員國家和地區。

重大變革
  亞洲奧理會第28屆代表大會於2009年7月3日決議,將亞運會的舉辦時間推後一年,即從2019年起,亞運將總是在奧運會的前一年舉行,而不是原先的在奧運前兩年。這種安排,主要是因為自2010年起,每四年會舉辦一次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原先的亞運會與其有較大衝突,而且世界盃也是在奧運前兩年舉行,同年舉辦的亞運會收視率也會受到影響。從2014年開始,亞運會比賽項目將縮減至35個大項(28個奧運大項和7個非奧運大項)。

歷屆亞運會舉辦地

屆次 主辦地 日期 參賽國家
及地區
運動員人數 大項 小項
印度新德里 1951年3月4日至11日
11
489
6
57
菲律賓馬尼拉 1954年5月1日至9日
19
970
8
76
日本東京 1958年5月24日至6月1日
16
1820
13
97
印尼雅加達 1962年8月24日至9月4日
12
1460
13
88
泰國曼谷 1966年12月9日至20日
16
1945
14
143
泰國曼谷 1970年8月24日至9月4日
16
2400
13
135
伊朗德黑蘭 1974年9月1日至16日
19
3010
16
202
泰國曼谷 1978年12月9日至20日
19
3842
19
201
印度新德里 1982年11月19日至12月4日
23
3411
21
147
南韓漢城 1986年9月20日至10月5日
22
4839
25
270
十一
中國北京 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
36
6122
29
310
十二
日本廣島 1994年10月2日至16日
42
6828
34
337
十三
泰國曼谷 1998年12月6日至20日
41
6554
36
376
十四
南韓釜山 2002年9月29日至10月14日
44
7711
38
419
十五
卡達杜哈 2006年12月1日至15日
45
9520
39
424
十六
中國廣州 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
45
9704
42
476
十七
南韓仁川 2014年9月19日至10月4日
45
36
437

※第十八屆亞洲運動會將於2019年舉行,本屆亞運會原本由越南河內承辦,2014年4月17日,越南宣布放棄2019年亞運會主辦權。亞奧理事會將於2014年9月20日,在韓國釜山舉行的代表大會上,選出新的承辦城市,以代替河內。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

得牌統計
中華代表隊獎牌數   
更新時間 : 2014-10-15 14:00:01
節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