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年及時承擔社會責任

◎黃肇松

臺灣是一個現代化的多元社會,青少年的活動也多采多姿。漫長暑假,有青少年選手在世界少棒、青少棒及青棒競賽中,揮汗參賽,為國爭光;有學生在奧林匹亞數理競賽或國際科學展覽表現優異;更多青少年或進修學業、或打工籌學費、或出國增見聞;也有一些學生為理念走上街頭。

各類型活動,只要合法制、符常規,在自由的社會都應得到尊重,日前反課綱學生進行抗爭也應受到包容與重視,但社會大眾重視的焦點,應在理性的論辯;而包容程度,則奠基在活動是否符合申請宗旨。

教育部指學生侵入公署,毀損公物,是錯誤示範,因而忍痛提告;學生及支持社團則認為,學生並未使用暴力,逐出即可,不需提告。經過一個週末的冷靜,應重啟理性思辨的程序,達到包容多元史觀、尊重教師專業自主教學的課綱微調目標。法律問題,也可理性溝通處理。

少數學生過激手段,誠然是錯誤示範,而對絕大多數學生的正確示範,應是讓青少年及時參與公共事務,承擔社會責任。以課綱微調為例,有關歷史教育高峰會及「大家一起寫教材」的計畫就應加速推動,鼓勵學生踴躍參加。

為求臺灣民主政治優質發展,青年學生是不可缺少的動力。目前還擱置在立法院的下修投票權至十八歲修憲案,下一會期應加速推動。讓年輕世代提早參加公共事務,強化其思辨能力,培育承擔社會責任的認知。



新聞來源:世新-台灣立報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