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介愷玩媒材特性 《不在場//取樣》反思人為操控

熊介愷玩媒材特性 《不在場//取樣》反思人為操控 | 華視新聞

吳姿芳  / 台北市

【記者吳姿芳台北報導】植物蒸散出的水氣凝結於玻璃上,浮現出半透明的建築圖像。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創作組學生熊介愷舉辦個展《不在場//取樣》,展出一系列以植物為概念的光雕塑與版畫,藉此探討植物與人類的關係。作品於11日起在展覽空間「外子」展出。

螢光貼紙散發綠色的光芒,與最內層木板上的植物影子交相輝映。熊介愷說明,作品〈昨日的42*29〉靈感來自植物標本,平面的標本由立體的植物製作而成,他便反推此過程,透過數位方式將標本立體化。他說 :「標本今日與明日看起來狀態一樣,但拉長時間,沒有人類的操作,植物還是會回歸本身的特質。」觀展民眾陳頡祐說:「我覺得蠻有趣的,尤其有貼螢光的條子,如果燈光沒有的話,可以再反射出螢光。」

〈昨日的42*29〉展出於獨立的黑暗空間,透過黑鐵折射光線,呈現螢光貼紙與無酸樹脂的成像。 圖/吳姿芳攝

長方形的玻璃箱底種滿台北草,而玻璃背面噴有能吸取植物濕氣的油墨,植物蒸散水氣後,油墨塗成的白色建築圖樣將會變透明。熊介愷為展覽空間「外子」創作〈不在場取樣-2GVR+9C,Taipei〉,外子原先為臺灣鐵路的員工宿舍,現在已無人居住,建築圖樣便取材自此,他說:「我先在房間內拍攝光影,再把照片變為黑白兩色,用雷切機切割在木板上,鏤空的部分就可以噴上感濕油墨。」另外,玻璃箱頂部的兩個凹口放置植草磚與草皮,他說:「(外子)在忠孝復興這個台北市的蛋黃區,還有這塊草地,讓我印象深刻。」觀展民眾李鎮宇說:「把擷取的事物結合成這個作品,還蠻奇特的。」

人類總以自身視角,認為與植物平和相處,作品則反思人類操作為真正的平衡,抑或是恢復自然狀態的植物。 圖/熊介愷攝

熊介愷過去的作品大多以盆景植物松柏為主,傳達植物受到人類操控的現象,這次則以台北草與標本替代,他說:「養殖台北草不像盆景植物那麼困難,標本也不會有這個問題。」另外,他喜歡發揮材質的特性,如黑鐵隨時間慢慢生鏽後,將無法折射光線,玻璃上便徒留人造標本的貼痕,而玻璃背面有不透光塗料畫成的植物圖樣,如同灰塵一般遮蔽光線,照映出影子落在木板上,感濕油墨吸收到濕氣則會變透明,他說:「材料很多還保有實驗狀態,對我而言是迷人的,也打破大家的刻板印象。」

〈昨日的42*29〉中的「昨日」代表標本並非能永久保存,而「24*39」為標本製作的標準尺寸。 圖/吳姿芳攝

熊介愷說明,未來〈昨日的42*29〉將會被放大布置於空間中,螢光線條的形狀也會有更多改變。而〈不在場取樣-2GVR+9C,Taipei〉為駐村作品,熊介愷說:「這系列將會在每個地方取樣不同事物,觀察不同空間而產生。」他也期許作品能在完成後不斷地變動,隨觀賞時間改變樣貌,他說:「在每個觀眾印象中產生差異的縫隙,是我覺得展覽之後蠻有趣的後續反應。」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