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8 20:00

樂伯二手書店 與九份氣息相結合

李艾庭、賴容愛  / 新北市

在熱鬧的九份老街尾端,有一間在小山坡上的書店,店內沒有特別裝潢,倚靠的就是豐富的藏書,以及老闆樂伯樂天知命的生活態度。它是一間充滿書香,讓人想一來再來的獨立書店──「九份樂伯二手書店」。



邊看書邊整理書籍的老闆娘。
九份與書店互相影響

當樂伯還在就學階段時,朋友就稱他為Lobo,從小就喜歡看書的他,覺得開書店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因為較單純,也可以養家活口。二OO六年決定到九份開店,當時的他已經四十歲,覺得生活就是要快樂,不必那麼辛苦,因此就將書店名稱取為「樂伯」,也就是樂天知命的阿伯。店內客人大部分是老客人一再回來,畢竟是老街最後面,除非事先查好書店相關資料,否則比較少人會注意到,其中外國觀光客就占營業額的六成,他們被店內豐富的藏書和便宜的價格所吸引。

台灣書店比較少開在觀光區,因為店租貴且店面難找,在樂伯開店那年,淡水也有了有河BOOK,樂伯認為既然店開在觀光區,就要彼此互相影響,書店為九份帶來書香,九份也為書店帶來人潮。十年前的九份氣息與現在截然不同,之前有很多文學家、作家、藝術家住附近,但大部分的人因為房租一直漲只好搬家。樂伯以為他只要三個月就能將九份街景欣賞完,但他九份已經走了十年,還是沒走完,這地區看似狹小,但其實很寬廣,仔細看會發現很多不同於其他地方的人文氣息。

為書奉獻的他

樂伯二手書店的書籍種類大多是文學、歷史、哲學、藝術,這些是樂伯到處收來的,他認為收來的書要自己能夠看得懂,也能在這地區賣掉的書為主。樂伯喜歡到府收書,不讓客人送來,對於書籍的選擇也很嚴格,若是像健康、星座這類不符合店內氣息的書,就會請客人轉捐給其他店,還很貼心的會看對方的地點建議適合的書店,畢竟他覺得捐給樂伯二手書店會可惜,賣不掉就會回收掉。樂伯每次都是推手推車出去收書,書很少就自己搬回來,很多就送去宅急便,若真的多到推不動,才會麻煩朋友開車接送,不自己開車的他常走路,之前還去過宜蘭、台東收書,不過時間要算很準,不然搭不到車就很難回來了。
樂伯收書時,對方送給他的禮物,意思就是「書店」。
樂伯與太太常常擦書到凌晨三點,這是他們的工作,每天邊擦邊看,他認為很多書都很好看,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客人遍及香港、大陸、馬來西亞及新加坡,每次都是特地來,這些外國人偏好台灣文學跟歷史,與台灣人感興趣的種類比較不同。店內還有一些用透明袋子裝起來的書籍,防止灰塵和有人偷撕書。客人林先生說:「特別喜歡看歷史小說,這間店剛好能夠帶給我很多資源。」
書店沒落也不放棄

樂伯不會想再讓書店做改變或是裝潢店面,即使網路普及,他也不會在網路上賣書,他覺得不管是收書還是賣書,就是該面對面地談,讓對方知道自己什麼書要留下來或是購買,畢竟書的狀況是很主觀的,他不想讓對方後悔,所以也不讓別人使用電話訂書。
店內豐富的藏書。
在樂伯小時候,書店很多很方便,當時的學生也比較多,大家藉由書來交流。他認為不管是二手書店或是新書店,未來的發展有一定的限制,因為這幾年網路越來越普及,知識來源、社交方式都因手機的方便而改變,他對於獨立書店的展望悲觀,不過就算有一天獨立書店全部都不適合開了,他也覺得自己是最後或是不會關門的一個,畢竟不知道自己除了開書店還可以做什麼,能夠多提供一個人擁有知識的權利,就不會放棄。
延伸閱讀

二手書店舊書櫃 宜蘭創意啟航

有河Book 愛新詩有何不可

博青睞二手書店 狂人藏書四十年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