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若瑤台北25日電)社會學者李明璁大學從文青變憤青,差點當政治幕僚,2000年大選後離台留英5年,歸國踏進學術圈,卻經歷「這輩子沒想過的Fighting」。李明璁錄製中央社Podcast「空中小客廳」,分享他如何收斂稜角,學會接受修正中的自己。
「我曾經是自我感覺不良好,對自己很挑剔又焦慮的人。」曾以「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拿下金鐘獎的社會學者李明璁,小心翼翼形容過往如雲霄飛車般劇烈擺動的生活,「回過頭看,好像還蠻精采刺激,但人會累,我希望有個平穩安靜、不過度移動的人生」。
以流行用語形容,李明璁是「斜槓族」,高中喜歡文學的他,在1980年代解嚴前後進入大學,跟著學運浪潮走上街頭,「就是文青變憤青,被各種社會運動洗禮」,這段經歷讓李明璁有得有失,他將憤怒的能量轉化為行動,到立法院當助理,「我不是研究所畢業,直接決定要留學深造的人」。
為了搞清楚社會福利政策形成的過程裡,為什麼總不盡如人意,李明璁實際參與年金政策的研擬,「我知道各種可能性與不可能,也明白2黨當時如何運作,造成什麼問題」。稱這是「無間道式」研究法,李明璁認為,想理解那個場域發生的事,一定要「臥底」,「當時我真的有可能成為專業政治幕僚」。
然而,待在政治圈前後快4年,他發現自己低估了群眾心理問題,「政黨輪替或修法也不見得能解決」,李明璁開始思考,如果文化是社會重要主題,他能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很快的,李明璁便體悟必須給予熟悉事物新的視野,「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時,我離開台灣,去英國一待就5年」。
那段日子開始是辛苦的,「不到2個月,我就把行李箱攤開,想包袱款款買機票回家」。念社會學的李明璁,被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系錄取,「那是更硬派的文化研究與具傳統性的機構」,修博士班課程的同時,他還得去碩士班補足人類學學分,「光一篇書評作業就寫3次才過關」,教授退完報告,還揪李明璁喝一杯,「我深刻感覺,留學不是換地方上課,學文化該走出狹義的教室,滲入整個城市或國家」。
這讓李明璁對「學以致用」有更開闊想像力,「我沒有覺得非當學者不可」,初衷面朝台灣的他,放棄英國工作機會,選擇回國貢獻,「產業界不太聘用社科或人文博士設計產品、探測市場趨勢,所以我還是找了人生第一份教職」。沒想到12年後,不只一次獲得優良教師獎的李明璁,匆忙地離開待了將近12年的舒適圈。
「我終究有了一場這輩子沒想過Fighting。」從助理教授升等副教授卡關,李明璁陷入訴訟,即使他離開台大轉任北藝大的同時,也創業了,仍未放棄追求公平正義,「未升等也好,不續聘也好,責任不在我身上,而是台大有疏失」。
李明璁把與台大一來一往的互動比喻為「離婚」,先生將過錯都推給太太,而太太只能透過官司釐清責任,「即使我勝訴了,但有一件事情很無奈又必須接受:也許原來的人已經不愛你了」。
轉換跑道初期,看似一切都好,但李明璁卻多了不斷纏繞的心結,有聲音一直質問著:「為什麼是我?我做錯了什麼?」他曾經以為離開是意外,有一天卻突然驚覺,「說不定進入台大,才是一個意外」。與在業界努力的同學們做的事很像,只不過自己碰上的機會是「教職」,這樣想著,李明璁於是釋懷了,「台灣正在轉型,而我恰好被丟向新宇宙的大航海地圖中」。
從文青變憤青,走上街頭做社會運動,再踏進立法院做政治工作,意外與學院連結,又劇烈的切斷關係,「從外界看,會覺得這個人很衝、很難相處吧?」李明璁走入市場接觸攤商後,慢慢收斂起稜角,「現在我可以接受不完美與修正中的自己」。即使不順卡關,或者得到稱讚,也都不會再有過度的情緒反應,「我會說,這是一種不低頭也不仰頭的狀態」。
在破碎訊息塞滿生活的數位時代,瞬間專注力很重要,身為最早使用臉書的一批人,李明璁對於社群網絡的態度有4個階段性變化,「我的學生說,臉書上寫超過200字的都是老人。」那些年,他經歷哪些心境轉折?當各式各樣的內容不斷穿過身體又流失,該如何拿回身心主控權?
這些內容將在25日「空中小客廳」分之一(https://reurl.cc/vm6K0N)、之二(https://reurl.cc/ROWyYz)播出,或可上中央社YouTube觀看全影音專訪之一(https://youtu.be/S0w7TVJZUfA)、之二(https://youtu.be/-yWW0Yfg1TU)。
「空中小客廳」自3月起,一個月推出1集「我們的魔幻世代」系列專題,就不同的社會現況與世界趨勢,藉不同專家學者的視角,映照出虛實之間的本相。
3月,聽鑽研民族主義的中研院老師吳叡人說「民主篇/香港人的出埃及記之一(https://reurl.cc/e3Z64M)、之二(https://reurl.cc/rQGb6r)」。4月,聽醫療人類學專家、中研院老師劉紹華說「疫病篇/公共的善如何永續(https://reurl.cc/55k5GG)」。5月,聽擅長關係的諮商心理師瑪那熊說「關係篇/世紀之疫下的數位愛情(https://reurl.cc/b2ykrl)」。6月,聽小兒科界的KOL黃瑽寧說「衛教篇/醫療新聞的媒體識讀之一(https://reurl.cc/q53ORE)、之二(https://reurl.cc/j1OkAZ)」。
7月,聽來自旅遊世家的黃信川說「觀旅篇/『慢』是未來生活價值之一(https://reurl.cc/7DavX5)、之二(https://reurl.cc/j1AK0L)」。8月,聽從開創PTT到AI Lab的杜奕瑾說「AI篇/創新體驗靠『人文素養』(https://reurl.cc/nO1rne)」。9月,聽走入俄烏戰爭現場的劉致昕說「現代戰爭篇/烏克蘭的選擇與準備(https://reurl.cc/ERYlq0)」。10月,聽砸30億元打認知戰的曹興誠說「兩岸篇/統獨與避戰(https://reurl.cc/Ydle2a)」。11月,聽研究大眾文化的李明璁說「雜訊篇/斷開數位焦慮之一(https://reurl.cc/vm6K0N)、之二(https://reurl.cc/ROWyYz)」。
中央社Podcast頻道「中央社好POD」除了既有的3個節目「文化普拉斯」、「特派談新事」、「空中小客廳」外,在4月起推出由知名作家劉克襄所主持的「搭火車回台灣」共12集,於每月的第一個週六上架。(編輯:張芷瑄)1111125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