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戶財富高於美國遭砲轟 主計總處:無關選舉

中央社  / 台北市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6日電)主計總處今年4月公布2020年底國富統計,並於日前將國富統計結果與國際比較,指經購買力平價(PPP)換算,台灣每戶財富高居第3,結果卻遭到外界砲轟。主計總處今天提出3點說明,強調這項統計無關選舉。

主計總處11月7日發布的國情統計通報以「2020年底我國每戶財富(購買力平價,PPP)為79.8萬美元,年增 5.0%」為主題,並將台灣情況與OECD會員國及其夥伴國進行比較。

國情統計通報指出,台灣以2019年的成績、每戶財富76萬美元與OECD會員國相比,台灣僅次於盧森堡與瑞士,在42個國家(含台灣)中排名第3,也高於美國。

統計結果讓外界大感意外,甚至屢遭批評,質疑背後有選舉考量。主計總處發布新聞稿作出3點說明,首先,主計總處是依預算法第29條,按年編布國富統計報告。

第二,「每戶財富(PPP)」為OECD的美好生活指數(Better Life Index,BLI)指標之一,國際比較依PPP折算。

主計總處表示,國際比較時,OECD考量各國物價水準不同,不宜以市場匯率折算,而以民間消費PPP換算,以衡量排除物價水準差異後的實質購買力。

第三,主計總處每年都會選取部分BLI指標撰寫國情統計通報,無關選舉。主計總處補充,過往每年都會在國情統計通報專區刊載部分BLI指標最新統計,以及台灣依相同原則計算的結果,供各界參考;如2021年公布「受僱者工時過長比率」、「全時受僱者平均年收入(PPP)」、「空氣污染」等,2022年也公布「教育程度」、「每戶財富(PPP)」等指標,和選舉無關。(編輯:林淑媛)1111116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