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巴黎25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科學家警告,若全球繼續大量排放會讓地球暖化的污染,一個重要的洋流系統可能會在數十年內崩潰,造成全球氣候災難,無人能倖免。
科學期刊「自然」(Nature)今天刊登的新研究發現,「大西洋經向翻轉洋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urrent,AMOC )可能會在本世紀中葉崩潰,甚至最早在2025年發生。
未參與研究的科學家說,這個洋流系統崩潰的臨界點還不確定在何時,到目前為止,對洋流的測量幾乎未顯示出任何趨勢或變化;但他們也認為,新的研究結果令人警醒,並提供了新證據,證明臨界點可能比先前所想的更早發生。
「大西洋經向翻轉洋流」是一個複雜的洋流系統,像一條巨大的全球輸送帶,將溫暖海水從熱帶地區輸送到北大西洋,水流在那裡冷卻下來,變得更鹹,再沉入海洋深處,然後向南擴散。
這個洋流在氣候系統中具有關鍵作用,有助於調節全球天氣模式,一旦崩潰,將產生巨大衝擊,例如在歐洲部分地區和美國造成更極端的冬季與海平面上升,在熱帶地區也將導致雨季變化。
多年來,隨著氣候危機加劇,科學家們一直在警告,大西洋經向翻轉洋流並不穩定,可能會破壞洋流溫度和鹽度的平衡,而這些洋流的強度又取決於溫度和鹽度的平衡。
隨著海洋升溫、海冰融化,更多淡水流入海洋,降低水的密度,使得水更不易下沉。當水變得太淡、太熱或兩者兼具時,洋流輸送帶就會停滯。
這種情況曾經發生過。逾1萬2000年前,冰川迅速融化導致大西洋經向翻轉洋流停止運作,北半球溫度因而在10年內大幅波動攝氏10至15度。
伍茲赫爾海洋學院(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院長德梅諾卡(Peter de Menocal)說,洋流停止運作「將波及地球上每一個人,影響就是那麼大、那麼嚴重」。德梅諾卡並未參與這項新研究。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在2019年的報告中預測,大西洋經向翻轉洋流會在本世紀減弱,但不太可能在2100年之前全面崩潰。
然而,新的研究得出更令人震驚的結論。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氣候物理學教授、研究報告作者之一迪特列夫森(Peter Ditlevsen)說:「我們需要回到過去。」
科學家們分析了1870年至2020年的150年間,格陵蘭島(Greenland)以南的北大西洋海面溫度。
迪特列夫森說,這片海域因大西洋經向翻轉洋流從熱帶往北送的水而變得溫暖,「所以如果海水變冷,是因為大西洋經向翻轉洋流正在減弱」。
研究小組發現了洋流重大變化的「早期預警訊號」,促使他們「非常有信心」地預估這個洋流系統最早可能在2025年停滯或崩潰,最遲也會在2095年之前。
迪特列夫森說,最有可能的崩潰時間點是在2039年至2070年之間。
德國波茨坦大學(University of Potsdam)海洋物理學教授拉姆斯多夫(Stefan Rahmstorf)認為,此一研究有助於支撐以前的研究論點。他也未參與這項研究。
他告訴CNN:「大西洋經向翻轉洋流的臨界點在哪裡,目前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但新的研究提供了新證據,顯示(臨界點)比我們數年前所想的要近得多…現在的科學證據顯示,我們甚至不能排除在未來10年或20年內就跨越臨界點的可能性。」
這份研究報告呼籲採取快速而有效的措施,消除會讓地球暖化的污染,以降低全球氣溫,並減緩北極融化的速度。
德梅諾卡說:「這項研究的關鍵在於我們根本沒有太多時間去力挽狂瀾…而且賭注愈來愈大。」(譯者:紀錦玲/核稿:曾依璇)1120726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