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黃自強吉隆坡30日專電)「台灣絃樂團」疫情後首度赴新加坡、馬來西亞演出,獲高度好評。團長鄭斯鈞今天接受中央社專訪說,身為來自台灣的亞洲樂團,要把台灣文化元素帶到東南亞與歐美國家,用音樂讓人融合在一起。
「台灣絃樂團」是無指揮的樂團,1990年創立迄今,長年受邀於歐美演出,今年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後首度亞洲巡演,分別於8月27日在新加坡、28日在馬來西亞演出,受到兩地樂迷肯定。
亞洲巡演除演奏新加坡知名作曲家陳燦汶全新創作等曲目外,吉隆坡場還演出「望春風」、「思慕的人」、「聽海」、「鼓聲若響」等謝幕曲目讓安可聲不停歇。
鄭斯鈞表示,「台灣絃樂團」使用的是西方樂器,演奏西方曲目,要獲認可仍要得到西方國家肯定,亞洲樂團即使演奏的再好,終究是亞洲人,並非同屬西方世界的文化圈。因此,身為來自台灣的亞洲樂團要更了解亞洲,並朝東南亞國家發展。
他指出,「台灣絃樂團」希望能蒐集並演奏亞洲作曲家曲目,成為一個代表亞洲的樂團,未來如有機會受邀赴西方國家演奏,雖然還是要演奏西方作曲家作品,但更重要的是,要把亞洲文化特色從音樂中帶到歐美國家。
鄭斯鈞說:「我們是台灣,當然要把台灣的文化元素帶出去。」
至於樂團特色,鄭斯鈞說,「台灣絃樂團」的舞台上看不到總司令,沒有人發號施令,團員之間了解彼此,有非常好的合作默契,否則,2個不熟的音樂家一起拉琴,難免有「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相互競爭窘境。
他認為,如何克服相互競爭心態,需要長時間合作才有共識,無指揮的樂團排練時都要學習放下自我,討論找出一個最好的演奏機制,這是非常困難並耗時的工作。
鄭斯鈞說,普通樂團透過指揮將演奏發揮到極致,無指揮樂團則是透過樂團首席引導,但不論樂譜研究的再怎麼好,首席仍有演奏壓力,所以這是非常困難的形式。
鄭斯鈞指出,「台灣絃樂團」堪稱是老中青三代的結合與傳承,團員們合作很多都超過10年以上,也是專業的音樂人,彼此感情非常融洽,讓合作默契能更上層樓。
他說,音樂無國界並能撫慰人心,「政治讓人分裂,但音樂卻讓不同的人融合在一起」。(編輯:張芷瑄)1120830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