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28日專電)法國紀錄片「達荷美」從20部競賽片脫穎而出,獲今年柏林影展金熊獎。影片記錄2021年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館將26件文物運回西非貝南的過程,引發對歐洲歸還掠奪文物的重視。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殖民高峰期,非洲約95%的土地被歐洲列強占領,殖民母國透過戰爭與簽訂不平等條約的方式,取得大量非洲文物。
1897年英軍入侵貝南,將西非古王國達荷美(Dahomey)的象牙雕刻、青銅器皿、木製面具等超過5000件歷史文物運往歐洲,現今包括倫敦、巴黎、柏林的博物館都能看見它們的身影。
隨著非洲去殖民化運動蓬勃發展,1990年代後,找回失落的文物成為非洲國家建立國族認同與捍衛民族尊嚴的方式之一,貝南、塞內加爾、奈及利亞等國要求過去殖民母國與歐洲博物館歸還殖民時期掠奪的珍寶。
然而,就像紀錄片「達荷美」導演迪歐普(Mati Diop)領獎時所說,「文物歸還議題是一堵沈默的牆」,因涉及承認殖民罪行,加上文物歸還可能對文化與經濟造成損失,面對非洲國家的追討聲浪,多年來歐洲與美國皆以文物的普世性為由,認為歐美博物館較能妥善保護人類歷史遺產,拒絕歸還過去從殖民地掠奪而來的文物。
直到2017年馬克宏就任法國總統,宣布5年內實現非洲遺產永久歸還的目標,以修改法律框架等方式推進文物回歸非洲,「文物歸還」(restitution)議題才開始進入歐洲大眾視野,成為對非洲外交與文化政策的辯論焦點。
法國布朗利河岸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2021年向非洲貝南共和國歸還26件達荷美文物,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2022年親自護送22件貝南文物到奈及利亞,直至現今仍深陷爭議,同時引發支持方與反對方不滿。
支持文物歸還者如迪歐普認為,近年歐洲歸還的文物僅是過去從殖民地掠奪而來總數的一小部分,影展期間她接受「柏林第一廣播電台」訪問時說:「與仍在歐洲博物館中被囚禁的7000件收藏相比,法國僅歸還貝南26件達荷美文物像是種羞辱,只展現了對非洲人民身分和文化遺產的象徵性返還。」
德國文化財產遺失研究中心(Deutsches Zentrum Kulturgutverluste)2月26日公布的一份報告也揭露,目前仍有1萬9000件來自納米比亞(Namibia)的文物散在德語區40家不同的博物館,研究負責人福斯特(Larissa Förster)表示:「當你跟納米比亞國家博物館比較時會發現這個數字高得驚人,因為當地僅有1600件來自本土的藏品。」
另一方面,歐洲政府面臨反對文物歸還者更多的質疑。例如法國反對黨持續以「公共藏品不可轉讓」的法律原則為由,阻止文化部啟動更多非洲文物歸還計畫;德國「明鏡周刊」(Der Spiegel)近日則在追蹤2022年返還奈及利亞文物時發現,奈國並未遵守與德國政府的協議,將歸還文物在當地博物館展示,而是落入奈及利亞埃多州(Edo State)貝南奧巴埃瓦雷二世(Oba Ewuare II,奧巴意思是統治者)的口袋,引發文物送回非洲是否真的有益於當地民眾的爭論。
法國藝術史學家薩沃伊(Bénédicte Savoy)則建議,在文物歸還問題上,歐洲國家要學會放手,不要試圖控制一切,強調歐洲應無條件歸還自非洲掠奪來的物品,至於後續如何使用這些文物,應由非洲人自己決定。
近日她也表達對電影「達荷美」的高度評價,認為這部電影超越紀錄片的範疇,透過其豐富的詩性與政治意識,為全球對話提供新的視角,鼓勵歐洲與非洲年輕一代更積極地參與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歸還行動。(編輯:郭中翰)1130229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