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監製蔣顯斌:科技與人文互相成就定義彼此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欣瑜舊金山18日專電)紀錄片「金門」監製蔣顯斌年輕念理工科,後轉換跑道投入紀錄片領域。他今天分享對科技和人文的看法,表示兩者互相成就、定義彼此,人文世界裡很多想像最後落實在科技。

蔣顯斌今年受邀擔任矽谷華人科技社團中工會年會與談人,今年年會主題延續去年的人工智慧(AI),但圍繞AI創作力,蔣顯斌今天在會前記者會受訪表示,「真實越來越可貴、越來越稀有」,如何看待AI時代降臨是一大課題。

蔣顯斌是新浪網共同創辦人、視納華仁文化傳播公司(CNEX)董事長,畢業於台大機械系、史丹佛大學機械工程碩士,2017年他受邀成為美國影藝學院的成員,並擔任奧斯卡金像獎紀錄片評審委員,職涯橫跨工程和紀錄片等領域。

蔣顯斌1991年到加州灣區求學,對灣區有份特殊情感,他回憶,當時台灣男生就讀工科是主流價值,但他心中對人文的關懷熱愛非常濃厚,始終認為自己是「文科生」,後來將新浪網的棒子交出去後,便轉換跑道,追求對人文世界的想像。

他表示,每一部紀錄片對他而言都是一個教室,在裡面獲得許多學校沒教的知識,過程中,他感受到自己從中學習受惠許多,希望這次回到灣區跟大家分享,從工程領域到參與紀錄片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如何看待科技和人文。

他說,AI時代下,科技和人文間的衝撞前所未見,兩股力量互相交織,百年前的圖靈時代,人類就在思考AI,歷來許多電影在探討AI,在當時只是對未來世界的想像,人文世界裡很多想像最後落實在科技,兩者互相成就及定義彼此。

「金門」(Island in Between)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後,蔣顯斌有機會與許多同業交流,發現每年的科技工具改變,會帶來不同的敘事表現方式,讓更多熟悉新工具的創作者有發揮的機會,大家看著科技的變化,也期待新一代創作者的誕生。

他說,「金門」這部片仍是用傳統手藝做出的作品,預計接下來3至5年,前置作業會顯著縮短,未來,能想像出的任務許多會由AI代勞,基礎教育會變不一樣,「未來世代要打敗父母世代很容易,但要比同輩出類拔萃變得很困難」。

今年中工會年會將於4月27日在聖克拉拉會議中心(Santa Clara Convention Center)舉行,蔣顯斌之外,輝達(NVIDIA)、超微(AMD)等企業內的AI領域專業人士也將與談,蔣顯斌將於會中獲頒年度科技人文獎。(編輯:郭中翰)1130419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