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華盛頓8日綜合外電報導)科學家運用人工智慧(AI)解譯抹香鯨的「語言」模式,發現這種海洋哺乳類可能有自己一套語言,如摩斯密碼般複雜。
美國「史密森尼月刊」(Smithsonian)報導,抹香鯨是一種高度群居的生物,牠們成群結隊漫遊世界各處海洋,潛入深海覓食最愛的巨型烏賊。
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的索默(Lauren Sommer)寫道,抹香鯨游泳和捕獵時會透過連串快速的「喀嚓聲」(click)溝通,聽來就像「摩斯密碼和爆米花爆聲」的組合。
科學家試著解開抹香鯨溝通系統之謎,他們在AI協助下發現,抹香鯨有套「音標」,似乎和人類一樣,也擁有自己的語言。
研究人員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這些發現,這也是「鯨類翻譯倡議」(Cetacean Translation Initiative)的合作研究成果,研究人員希望藉此倡議,來瞭解機器學習和運算的進步是否能幫助理解鯨魚的發音系統。
2005年至2018年間,科學家在東加勒比海記錄一個由400頭抹香鯨組成的家族,最後至少錄到了60頭抹香鯨的聲音。他們運用先進的電腦演算法偵測聲音模式,發現抹香鯨的溝通可能比先前假設的還要複雜。
抹香鯨會發出連串快速的「喀嚓聲」,組成所謂的「尾聲」(codas),每個「尾聲」由3到40次「喀嚓聲」組成。除了改變「喀嚓聲」的次數,抹香鯨還常會加快或減慢每個「尾聲」的節奏,這就是科學家所謂的「自由速度」(rubato)。有時「尾聲」最後,抹香鯨還會再多加個「喀嚓聲」,科學家稱之為「裝飾音」(ornamentation)。
團隊最終確定156個不同的「尾聲」,每個「尾聲」有自己的自由速度、裝飾音、速度和節奏。「尾聲」本身可能毫無意義,但一旦結合起來,就能組成類似音節、單字甚至句子等。
研究人員還不知道「喀嚓聲」的組合是否有意義,如果有,代表什麼意義。一種可能是抹香鯨把「喀嚓聲」當成語言形式,但牠們也可能更像音樂,「能對情緒產生強烈影響,但實際上並不傳遞資訊」。
現在既然有了抹香鯨的音標,研究人員就能繼續弄懂牠們怎麼組合,甚至了解可能的意義。
舉例來說,未來研究人員或許可將抹香鯨的發聲和特定行為配對,這樣就算無法精準地把鯨語翻譯成人語,但仍會是個「驚人成就」。(譯者:鄭詩韻/核稿:徐睿承)1130509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