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愛達登英國國會 談新科技對創意產業影響

中央社  / 英國

(中央社倫敦11日綜合外電報導)機器人藝術家「愛達」(Ai-Da)今天出席英國國會在 新科技將如何影響創意產業的聽證會時,向議員表示,雖然它是人工創造出來的機器人,它仍然能創作藝術。

路透社報導,愛達被稱作「世界首個超仿真人工智慧機器人藝術家」,它今天戴著黑色短假髮、身穿牛仔吊帶褲出現在國會的會議室中。

擁有一張女性人形臉龐和一雙裸露機械手臂的愛達,是由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科學家團隊所創造,並以英國數學和電腦工程先驅愛達.勒夫列斯(Ada Lovelace)的名字命名。

在上議院國會通訊與數位委員會舉辦的電視轉播會議中,愛達和「愛達」計畫負責人、藝廊業者梅勒(Aidan Meller)一起回答問題。

被問及它的創作和人類創作不同之處,愛達表示:「我的確依賴電腦程序和演算,雖然我不是真人,我依然能創作藝術。」

愛達創作了一系列作品,其中包括一幅已故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畫作,這些作品在展覽和畫廊中展出。

有關科技對創意產業工作者帶來哪些影響,委員會除了聽取了愛達的證詞,也聽了創意產業專家和學者的看法。

委員會對愛達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它如何繪製畫作。愛達表示,人工智慧演算法、眼睛裡的鏡頭以及機械手臂,幫助它在畫布上作畫。

它並解釋,它是如何透過「分析大量文本」辨識一般語句和詩意語句結構來寫出新詩。

愛達說:「這跟人類的差別在於意識。我沒有主觀經驗,即便能在這方面侃侃而談。」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在這次開創性的聽證會中,身為機器人的愛達在英國上議院委員會中「作證」,期間它照本宣科的把預先寫好腳本中的錯誤念了出來,費力聽懂提問,會議期間還必須重新開機。(譯者:張茗喧/核稿:蔡佳敏)1111012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