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 中國
中國足球夢3(中央社記者李雅雯上海14日電)「中國有14億人,為什麼組不出一支踢進世界盃的足球隊」,專家分析,足球勁旅的產生牽涉社會文化、政經環境等面向,人口多不等於人才庫充沛,更不一定和足球很強劃上等號。
資深足球評論員石明謹接受中央社採訪,從足球參與風氣、制度的公平性、旅外企圖心、球隊虛胖砸錢等4個要點剖析這個問題。
石明謹表示,中國有14億人口,這是日本人口數1.25億人11倍多,也遠多於韓國人口數5174萬人;倘若以註冊足球員人數來看,日本約有97萬人、韓國約有70萬人,中國各層卻僅有2.8萬人。
「中國雖然人口基數很大,但是真正參與足球的人數卻是不成比例地低」,他說,中國參與足球運動人數遠低於日、韓,在日常休閒娛樂中,踢足球不是生活選項,在基層足球文化養成上,中國是缺乏的。
足球環境必須有公平性,才能使得優秀人才出線。石明謹指出,中國社會講「關係」,背後往往挾帶利益,過往曾經聽聞,小孩子在中國踢球,若要出場比賽,家長必須對教練有些「表示」;從甲級聯賽到中超,都曾發生假球醜聞。
他提到,日本有球員在歐洲頂級聯賽踢球,韓國也有旅歐球員,中國球員則掛零。在歐洲踢球很辛苦,需要很多努力,中國球員安於現狀、缺乏目標,「球員在國內薪水就高,為什麼要去挑戰更高的聯賽」。中國足球水準一直在下降,顛峰停留在2000至2005年還有球員在英超踢球的時候。
石明謹表示,中國球隊虛胖,老有球隊倒閉,花大錢延攬外籍球員,這不是提升球隊實力的保證;再者,有企圖心的球員會找較高的競技場域,在足球水準待加強環境下,可以找到的外籍球員恐仍同「中國水準」。
「中國希望將足球隊搞起來,卻呈現錢給愈多、球踢愈差的現象」,他說,養成一支足球強隊需要很多過程,參與人口有限,尋覓人才過程又有弊端,成人選手不願意提升自己,花了很多時間、很多錢仍然不行,中國男足世界排名最好曾到40幾名,現在甚至踢不過泰國、越南。
石明謹說,中國選手在桌球、羽球、跳水等單人項目上表現傑出,這在海量人口中確實可以透過長期訓練培育出金牌;足球講求團隊合作,必須是整體的強,才能贏得比賽,「中國足球的問題都不是出於足球,而是社會文化根本問題」。(編輯:朱建陵/張淑伶)1111214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