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基輔16日綜合外電報導)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表示,烏克蘭近期內有望收到西方提供的更多重型武器,以抵禦俄羅斯侵略。另一方面,烏東一棟公寓14日遭俄國飛彈擊中,迄今累計30死、逾20人失蹤。
●西方續軍援烏克蘭 北約:近期會有更多重型武器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15日接受德國媒體訪問時指出,烏克蘭有望在近期內收到西方國家提供的更多重型武器,以抵禦俄羅斯侵略。
法新社報導,基輔當局一直敦促各國提供重型武器,其中包括戰車,但西方國家一直不願意這麼做,因為擔心捲入這場戰爭或激怒俄羅斯。
史托騰柏格向德國「商務日報」(Handelsblatt)表示:「近來對於重型作戰軍備的承諾相當重要,我預估近期內會有更多。」
他還說:「我們正處於戰爭的關鍵性階段。因此,重要的是我們要為烏克蘭提供獲勝所需的武器。」
●烏東公寓遭襲增至30死 澤倫斯基譴責俄國人民沉默
烏克蘭東部城市第聶伯羅(Dnipro)一棟公寓14日遭俄羅斯飛彈擊中,死亡數已經增至30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15日則譴責俄羅斯人民「怯懦地沉默」。
法新社報導,澤倫斯基在晚間談話表示,14日俄國發射飛彈攻擊公寓後,烏克蘭收到世界各地傳來的許多同情訊息。
澤倫斯基轉用俄語說,他想對那些「甚至到現在都沒有對這種恐怖行徑說出幾句譴責的俄羅斯人」講一些話。
他說道:「你們怯懦地沉默,你們企圖等待正在發生的事情能落幕,但實際上只會以這樣的情況結束,就是有一天這些相同的恐怖分子會找上你們。」
●俄飛彈襲烏公寓30死、逾20人失聯 居民死守廢墟
在烏克蘭中部城市第聶伯羅一幢公寓遭俄羅斯飛彈擊中的第2天,居住在此的烏國難民朱拉夫斯基(Roman Zhuravsky)說,他最擔心的情況發生了,「我的媽媽依舊下落不明」。
俄國飛彈攻擊導致這棟9層樓公寓部分坍塌後,目前仍有20多人下落不明。截至目前,已有30人確認身亡。
朱拉夫斯基一家在戰爭爆發初期搬進這幢位於第聶伯羅市的公寓,遠離烏東戰火紛飛的頓內茨克(Donetsk)地區,希望能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落腳。
朱拉夫斯基站在餘燼尚存的廢墟旁說:「我聽見一聲爆炸巨響。」他說:「母親所在之處上方還有5層樓塌下來,恐怕…。」
●暖冬不利蒲亭天然氣王牌 歐洲爭取到一年能源轉型
自從俄羅斯總統蒲亭下令他的部隊入侵烏克蘭以來,歐洲各國政府最擔心的問題是:如果俄國停止供應天然氣,究竟會發生甚麼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俄國去年2月發動的侵烏戰爭拖延到冬天演變成持久戰,對於多年來仰賴俄國天然氣提供家庭暖氣與工廠電力的歐洲國家而言,威脅切斷天然氣供應原本應是蒲亭手中的一張王牌。
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資深研究員吉爾斯(Keir Giles)解釋說:「俄國抱持的一種固有觀點是,它們對外作戰時最有利的資產就是冬天。」
吉爾斯說:「俄國原本想利用冬天來強化手中的另一項籌碼:能源武器。俄國指望憑藉嚴寒冬天逼迫歐洲就範,藉此說服歐洲大陸民眾,不值得犧牲自己皮夾裡的鈔票來支持烏克蘭。」
前英國能源部官員貝爾(Adam Bell)表示,暖冬實際上「替歐洲爭取了1年時間。 12月和1月如果更冷,會消耗不少歐洲天然氣儲量」。
●白俄羅斯:與俄國聯合軍演 具有防禦性質
俄羅斯新聞社(RIA)報導,白俄羅斯安全委員會15日表示,訂於1月16日至2月1日與俄羅斯舉行的聯合空軍演習具有防禦性質,將側重於偵察任務及如何抵禦可能的攻擊。
報導引述白俄安全委員會(Security Council)第一副國務秘書穆拉維科(Pavel Muraveyko)表示,這些演習「具有防禦性質…將演練空中偵察、移轉敵方空襲、空中掩護重要目標,以及通訊工作」。
白俄境內的一連串軍事活動引起基輔和西方國家疑慮,擔心俄羅斯可能會利用其盟友,對烏克蘭發動新的地面攻勢。去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即以白俄為跳板。
白俄羅斯國防部在通訊軟體Telegram貼文,也引述穆拉維科的話說,雖然白俄南部邊境局勢「不太平靜」,但白俄部隊維持耐心與自制,同時提高警覺,配合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的指令。
●俄羅斯貝爾哥羅德地區彈藥爆炸 赴烏作戰軍人3死
俄羅斯媒體15日報導,接壤烏克蘭的俄國貝爾哥羅德(Belgorod)地區,有軍人不當操作一枚手榴彈而導致彈藥爆炸,造成3人死亡、16人受傷,據報他們都是被徵召入伍前往烏克蘭作戰的官兵。
俄羅斯國營媒體引述貝爾哥羅德地區緊急服務部門的說法指出,爆炸發生在一處被改建用來讓俄國武裝部隊儲存彈藥的文化中心。
國際傳真社(Interfax News Agency)還報導,截15日晚間,仍有8名軍人失蹤。塔斯社(TASS)報導提到,當地官員聲稱彈藥爆炸是因為手榴彈被「不當操作」所引起 。(譯者:陳正健/核稿:陳政一)1120116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