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間諜氣球事件後 美中各有處理分歧需要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3日電)中國偵察氣球進入美國領空被擊落,令中美關係再度緊張。路透社分析,雖然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推遲訪中之行,但中美各自有強烈理由需處理雙方分歧,未來2個月有外交機會接觸。

路透社今天報導,中國間諜氣球被發現進入美國領空後,布林肯(Antony Blinken)推遲訪問中國之行,但他用詞小心。他說,中國在美國高空發射間諜氣球是不可接受和不負責任,但他是推遲而非取消訪中之行。

其後美國擊落中國間諜氣球,10日及11日連續2天美國在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上空也擊落不明飛行物體,引發在北美上空是否有更多間諜氣球的疑慮。

分析人士認為,中美溝通之門未關上,兩國仍有強烈原因要處理雙方分歧,問題是何時找到重回談判桌的方式。

中國方面希望重振經濟,但仍受到COVID-19「清零」政策影響。為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希望改善自去年8月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而跌入谷低的美中關係,以及說服美國議員不要推行阻撓中國生產先進半導體的新規定。

另一方面,雖然美國觀察家對布林肯訪中之行期望低,但外交官們都表示,需要進行一次高層級訪問為兩國關係奠定基礎。

報導指出,重啟對話並不容易,中國間諜氣球事件令華盛頓憤怒,政界人士批評美國軍方和總統拜登(Joe Biden)在氣球首次進入美國領空時未能將其擊落。

中國外交部對美方的指控回應稱,該氣球是中國民用科研「無人飛艇」。美國國防部此前表示,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在中國間諜氣球被擊落後曾試圖聯繫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但遭拒絕。

不過,這並不表示中美不會再次接觸。

報導引述歐巴馬政府時期的亞太助卿羅素(Daniel Russel)說,雖然中國在危機中拒絕軍事渠道溝通很常見,但這並不意味中國會放棄努力,透過緩和與美國及西方的關係來爭取時間。

雖然中國間諜氣球事件侵犯了美國主權,美方將6間疑涉間諜氣球計畫的中方實體列入出口黑名單,但美國領導人同時表示,溝通渠道必須保持。

拜登曾表示需將氣球擊落,但他淡化了間諜氣球的安全威脅和對美中關係的影響,並曾表示事件不是重大的安全漏洞。

報導指出,中美除了高層級訪問,還有其他外交機會接觸。美國政治新聞機構Politico引述外交官員表示,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將於17至19日出席今年的慕尼黑安全會議。

布林肯也將出席該會議,不過雙方目前未指兩人可能會會面。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此前表示仍希望訪問中國,中國商務部對葉倫希望訪中持歡迎態度。

羅素表示,布林肯可能會在慕尼黑或3月在印度舉行的20國集團外長會議與中方官員會面,但他仍需訪中與習近平會面,確保就台灣及俄羅斯的等棘手問題傳達訊息。

羅素說,美國對中國企業的新限制及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盼4月訪問台灣一事可能會壓垮這一切努力。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印度太平洋研究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警告,兩國的國內壓力可能意味重啟對話為時過早。

葛來儀表示,「中國人不想顯得軟弱,他們可能不想承認撒謊(關於氣球)。拜登也受到共和黨人的壓力,他們堅持應該早點擊落中國間諜氣球。」(編輯:陳沛冰/周慧盈)1120213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